在人类的贸易史上,各个国家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外贸交易中获取贸易顺差。自全球贸易初具雏形之日起,战争就与之如影随形。有关贸易的战争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纯粹商业性质的竞争与博弈,也有因此而引发的真正军事意义上的战争,甚至是大规模的战争。要厘清全球贸易以及 争的前因后果,需要先把视线投向15世纪,因为在那之前,世界这个很现实的概念只存在于人们的推测和臆想当中。而在那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终于被连在了一体,一场场惊心动魄的 争也开始不间断的上演着。 1 土木堡之变:畸形朝贡制度下的战争土木堡是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它坐落在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它本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城堡,但是在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让土木堡从此变得人尽皆知。 明英宗朱祁镇坐像 从唐代以来,对外贸易就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了宋代,政府更是学会了利用对外贸易来发财,建立了一系列的海外关税制度和专卖制度,将政府的收入 化。 唐宋发达的对外贸易,到了明代被做成了亏本买卖。明代不对海外船只征税,也不准海外船只自由贸易。他们认为,外国人到中国来, 的原因就是仰慕中国的文化,所以才前来朝贡的。他们把所有海外的商团都当作外交使团而不是贸易商人。即便一个人是来做生意的,也必须伪装成外交使者,货物只能统一交给政府,当作贡品押往北京。而皇帝则赏赐给这些使者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比通过自由市场买卖赚得更多。 最会利用朝贡漏洞的是日本人。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型国家,能够拿得出来的商品只有工艺品、木材、刀具等少量物品。而明代最欢迎的却是东南亚的 品,对于日本的商品本来就不感兴趣。规定日本人不得频繁地进贡,每十年进贡一次,每次只允许两艘船、两百人。由于正常的贸易被中央政府的粗暴规定打断,日本人随即对中国的沿海地区展开了贸易和海盗攻势,中国进入了倭寇频发的时期。倭寇的发生进一步刺激了政府,皇帝下达禁海令,禁止人民下海贸易,并正式断绝除进贡之外的其他贸易形式。 在东南方,日本人让明政府感到头疼。而在西北方,则是瓦剌人。由于瓦剌人对于绫罗绸缎、茶叶等物品的需求都非常大,而他们能提供的是些皮毛制品和牲口。如果自由贸易,那么瓦剌人的需求一定无法满足。但他们善于钻的朝贡空子。争先恐后地向明朝纳贡,用不值钱的东西换取皇帝的赏赐,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类似于勒索的形式。瓦剌人的朝贡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朝贡团从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数千人之多。 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瓦剌人又派了一个号称三千人的大型朝贡团前来,明英宗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严格核对,发现规模只有宣称的五分之一,于是叫人按照实际情况付账。明英宗的做法激怒了也先,第二年,也先派出了庞大的骑兵。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亲征,这才有了土木堡之变。 纵观明代的外贸史,是一场加强控制却越来越扭曲的贸易史。最初政府想控制贸易,又想安抚外国人,将宋元时期的制度弄成一种古怪的朝贡制度,这种制度再次畸形化,造成了更多的问题,不仅无助于政府财政,反而成了财政的漏洞,变得越来越滑稽。由于财政失控,明朝政府对于商业和贸易的态度愈加敌视,并最终把中国送入了闭关锁国的轨道。 2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 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曾出土一件“铜冰鉴”,就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冰箱。早在春秋时期,奴隶们就冬天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饮用。到明朝时,北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已把冰箱作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制冰、存冰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一些食物的也是靠冰块来保鲜。 曾侯乙铜冰鉴,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但是在同时期的欧洲,一个香料交易所内,经常会发生下面的对话: “嗨,詹姆斯,去把门关上!吉姆,把窗也关紧一点!”“赶紧的,要听威廉爵士的话,赶紧都去看一看,胡椒被风吹走了可就亏大了!”香料是 的物品,因为使用香料成了保存食物的最主要的方法,并且被人们广泛应用。如没有香料,大量的肉类很快就会失去新鮮的色泽和口感,那么人们只能食用臭肉以求果腹。因此,香料成为欧洲人生活的必需品,欧洲市场对香料的需求很旺盛,香料的价格也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黄金具有衡量香料价值的权力,“胡椒袋””成了富人的代称。另外,在进行胡椒交易的时续,还要紧闭门窗,以防风将贵重的胡椒吹跑。 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香料贸易就是整个对外贸易的支撑。欧洲人复杂的运输香料的过程为许多沿途国家带来了财富,在威尼斯,胡椒价格已经是印度的50倍,这些产自东方的香料让欧洲人対东方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在欧洲人看来,亚洲是一个充满财富的地方,而欧洲只不过是亚洲的穷亲。尤其是《马可?波罗游记》的流行和对东方的描述,使欧洲人对远东充满了渴望,正是这种渴望,直接促成了欧洲人在15世纪中期对航海的探索,这就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在这片大海上,轮番上演一幅幅壮丽的时代篇章。 英荷海战 在16世纪的荷兰,有一个 的商人名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为了寻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航线,巴伦支在年到年之间带领着船队经过了三文雅。这是现在的俄罗斯的一个岛屿,地处北极圈之内,海面冰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困境。巴伦支船长带领着17名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8个人失去了生命,但是他们却丝毫未动船上的物资,尽管这些货物中就有他们所需的、能够挽救他们生命的衣服和食物。最终,在巴伦支的带领下,这批货物完好无损地到达了荷兰,并且到达了他们的委托人手中。正是这种坚守信念的做法,给荷兰商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他们获得了海运贸易的国际市场。到16世纪末期,整个欧洲的海运贸易几平被荷兰人垄断,荷兰船队的数量甚至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的海上商船的总数还要多。 荷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荷兰首创的这个经济模式帮助荷兰把贸易、扩张的触角伸得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还要长。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已经牢固地建立了全球商业权,这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了个分支机构,它的贸易额也占到了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3 鸦片战争: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 年(清朝乾隆41年)乾隆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此战役从乾隆12年(年)开始,历经29年,大小金川的平定,标志着清政府对川西的控制。此役被列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康乾盛世的高潮。 同年4月,英属北美殖民地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几年后美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独立宣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脱英独立同年,博尔登-瓦特蒸汽机在波罗姆菲尔德煤矿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工作状态, 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行业是纺纺织业,随着飞梭、手摇珍妮纺织机、水利纺织机的发明应用,织布的速度提高了10倍以上。尽管水力给英国的棉纺织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紫荣,但是,由于水力作用力的季节性和地点性很强,所以在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以后,纺织业和炼铁等部门就应用了这项技术。这次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人类自党地应用自然科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就在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领域中占据了垄断低位,成为“世界工厂”。 就在瓦特和博尔顿在蒸汽机上大动脑筋的时候,伦敦的一名年逾半百的学者正在对他的手稿进行出版前的修订。同样是年,这份文稿正式出版,书名是《国富论》,这个学者就是亚当·斯密。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他在书中提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市场供求规律。正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叩响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同样,正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工业革命之后建立了全球贸易新秩序。在过去,几平所有的贸易大国都是依靠武力保护、贸易保护才能维持自己贸易垄断地位,才能保证自己获取大量的财富,而亚当?斯密的观点是:若想 限度获取利益,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是 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的主张,英国的“全面打开大门”的贸易方式将自由贸易广泛推行,同时自由贸易政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年,英国的制造业只占世界份额的1.9%,年占比高达19.9%,其制造品出口在世界制造品貿易的领域内所占比例达2/3。而当时的英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比例2.5%。通过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英国也登上了帝国的宝座,主宰世界。 当时,一个英国商人把中国织就的丝绸和棉布等产品带到了英国去,让英国的机器纺织厂的老板按照这个价格织出这样的布,而英国的纺织厂老板看了之后,却说做不到。事实上,直到19世纪初,英国始终都没有大宗的制造品能够在中国获得销售市场。恰恰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却是英国必不可少的商品,同时英国境内也没有其他的产品能够替代它们,大量的白银也因此而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流向中国。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选择了向中国走私鸦片。由于英国殖民者成功地把鸦片输人到中国,使清王朝每年的白银损失在一千万两以上,白银的大量外流给清王朝带来很多危机,白银价格上涨,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与邓廷桢一起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开始整顿海防,缉拿烟贩,英国的鸦片贩子被迫上交两万余箱鸦片,这些被收缴来的鸦片被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针对中国禁烟的事情英国国会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决定武装侵华,这就是年爆发的 次鸦片战争。 次鸦片战争结東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由于之后中英之间合法的鸦片贸易,中国每年都有-万两白银流出,而英国的财政收入也因此而増加了六分之ー。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但这场给中国带来切肤之痛的鸦片战争,却是英国在自由贸易旗帜的保护下进行的。 4 两次世界大战: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 年,美国人乘坐“中国女皇号” 次抵达广州,自此开始了中美交往的历史。年,美国传教士贝满来到广州,创办 所美国教会学校,后来又创办了女校,中国人熟知的作家冰心、卫生部长李德全、戏剧演员孙维世、钢琴家鲍蕙荞等都曾在这所 女校就读。年“受外国花旗聘耕”而赴美的林针作为走出国门赴美的 人,也成为 位通过自己耳闻目睹向国人介绍美国的中国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经济发展和殖民地的分配不均导致了工业强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于是频繁的出现各种摩擦和冲突。最终,于年爆发了 次世界大战。 一战导火索: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虽然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全世界都遭遇了巨大的危机,但是却为美园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由于美国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战场,而美国又充分利用了这个地理优势,在 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中立的立场,并且和交战的双方开展军火贸易,从而利用了战争的时机为自己旗得了大量的财富。它不仅回收交战双方在美国的有价值的股权,而且増加发行的巨额债券的数量,同时加快资本输出的速度。 到了 次世界大战结東后的年,美国在国外的总投资颗高达70多亿美元,协约国向美国的借贷也高达亿美元。全世界内,竟然有20多个国家成为了美国的债户,即使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战争, 次世界大战让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而上升为世界 的债权国,同时也成了世界上 的资本输出国。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也在迅速增加,占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而国际金融中心也逐渐偏离了伦教,开始向纽约转移。与此同时,美国利用战争的时机向拉丁美洲和东亚扩张,在拉丁美洲,美国的投资和貿易迅速增长。 美国总统威尔逊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说道:“在当今的世界金融领域和商业领域,美国所占的地位和必须占有的地位,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前我们不敢想象的。”在 次世界大战结東的时候,法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而美国的商品出口总值则翻了倍,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 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年3月,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向与德、意、日作战的国家提供物资支持,同时也向反法西斯国家供应军火。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罗斯福立即宣布支持苏联,并且在年8月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会谈,并签署《大西洋宪章》。同时,美国还表明了自己要共同进行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不久之后,美苏之间也签订了美国应向苏联提供物资援助的协议。 但是,直至这个时候,美国政府依然没有制订直接参战的计划,仅仅是向英国、苏联等国家进行援助,充当“民主国家的工厂”。然而,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美国孤立主义的美梦底破碎,而美国最终也因为此事全面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美国的参战,使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技术 、同时也拥有极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一个大国家站在了反法西斯的队伍中。因此,战争双方的力量起了根本上的变化。因为美国的加入,苏联、英国和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大大减轻。在战争的后方,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美国,几乎是全民总动员,昼夜不停地生产前线所需的物资和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输向英国、苏联等国家。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美国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但是战火却没有燃烧到美国的国土上,美国的生产活动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成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大后方和兵工厂,从20世纪30年代困扰美国多年的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 美国拥有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和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基础,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得到了确认,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 大国。 5 广场协定:日元升值的得与失 年7月,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金融专家和学者聚集到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研究世界经济贸易新格局。年12月,世界各国郑重的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布雷顿森林货币体制把黄金作为贸易的基础,美元与黄金存在一定的关联,各个国家可以用黄金直接兑换美元,也可以用美元直接兑换黄金。而在兑换的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起到调控并监督市场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合影20世纪50年代,美元疲软,各国纷纷把手里的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的黄金不断流走。步入70年代,由于流失了大量的黄金,美元更加疲软,尼克松政府实行了美元与黄金自由浮动制度,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立马跟进。随着美元的进一步疲软,世界贸易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制土崩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失去了存活下来的基础。 与此同时,战后的日本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升,日本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向美国出售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而日本从美国只进口一些价格较低的商品,两个国家的贸易矛盾不断加深。 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发展体之一,此时的日本借助于第三产业的力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増长,日本生产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送。此时有美国学者普直言道:“日本资本的扩张将会打击美国贸易市场,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尤其是美国一些大的制造企业和保守派人士纷纷请求政府通过干预的方式来使美元贬值,以拯救美国日益萧条的制造业与其他行业,恢复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贝克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行长聚集在一起郑重签订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是通过美元的贬值来减缓对美国经济和贸易的打击。美国通过対美元实行贬值来增加其商品在国际貿易中所占的比例,改善美国国内财力的紧张与收支水平的失衡状况。广场协议的签订也得到了日本大藏省的强力推动。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过热,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场,成立合资企业。但没想到的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体以后,拥有的资产都是以美元的方式持有,日本还曾经成为持有美元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广场协议”签订,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使日元升值,得到的结果是日本所持有的大量美元也出现了严重贬值。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购买美债产品一直持有到年,在美元大幅贬值和日元大幅升值的时候,投资者的损失将高达70%。从“广场协议”签订以后到年这段时间里,美元兑日元下跌幅度接近50%,也就意味着日本人所持的美元国债等资本贬值了近50%。 据日本一家权威机构的统计,“广场协议”自签订以来导致日本対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约为3.5万亿日元,很多日本大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把赚到的美元投资到美国的金融市场,导致把辛苦赚到的钱又吐回了美国,从而损失巨大。 美元的快速贬值导致日本持有的美元资产出现巨额的汇兑亏损,打击了日本投资者投资的信心,于是他们为了换回损失大规模抛售美国金融产品,又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大动荡,此时整个华尔街市场笼罩在一片恐慌的气氛中,国际资本也纷纷撤离美国。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广场协议“的签订会带来如此大的后果,为了使海外资本能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政府宣布了新的振兴计划,该计划主要包含:美元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德国的利率,当美元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他国家也随着美元利率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各个国家之间利率水平的平衡,从而更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由于日本拥有的美元储备足够多,所以美元持续贬值会扩大这些美元储备的损失;再者,美元贬值而日元升值的情况下,会对日本的贸易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日元的升值会降低日本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抑制日本产品的出口。所以,日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向美国注人更多的资金,以维持美元的相对稳定。这直接导致日本拥有了更多的美元储备,成为世界 大美元储备国。 广场协议是美国为了摆脱巨额贸易赤字所进行的一种易交换行为,为了使自己的贸易不受到失,而制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协议,在经济学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为整垮日本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 6 WTO:中国重新走上世界舞台 年-年这段期间,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采取的是配给制度,此时的对外贸易发展得非常缓慢。矿产等资源作为出口的主要商品被输送到世界上其他国家,而形响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变化。在建国初期,在出口的产品中80%是最初级的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可以看出此时中国无论在出口规模还是在出口商品的种类上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时候,一些国家纷纷赢得民族独立,新中国与这些国家通力合作,签订国家平等互利与尊重各国的民族独立的协议,并积极问这些国家开展了双边贸易与边境贸易,同时对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有困难的国家提供援助。中国也通过各种途径推进和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当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中国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在贸易往来的时候把目光转向了以日本和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地区。 随着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对外贸易在管理体制与政策方面更加灵活,几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与海外投资额的迅速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注人了新鲜的血液,这个时期工业品的出口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方式。为了拓宽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年,国家发改委决定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尝试发展加工贸易。 任仲夷口述广东改革开发历程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口的商品也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和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国家进一步大力发展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提升人员的就业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工贸易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国内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规模,实现了从建国初期出口初级商品到出口以工业商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的商品的重大转变。 年至年的14年间、中国成功地利用了多亿美元的外资,正是因为这些外资的力量才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过程中,外资占中国外贸总值超过21%,由此可见,外资的力量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便继续在沿海城市开放了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的设立就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杆,这些经济特区无论在经济政策还是对外贸易中都有优惠的措施,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经济特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他地区的经济也受到经济特区的影响而活跃起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此时的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国国内的商品种类也进一步增多,而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伴随着出口量的加大,中国的贸易顺差大增。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改革目标以后,随即提出了着眼世界、以质取胜、积极稳定地参与国际贸易间的往来与经济合作等指导思想。由此,中国在贸易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年的时候,工业商品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纺织类商品,而占据了出口大户的位置,井实现了中国在出口商品品种方面的一次大的提升,以工业为主的商品确实是助推中国对外贸易最强有力的推动力,使中国贸易得以快速发展。 年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步入了个全新的时代,这更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中国切实履行WTO相关的法律规章,并和其他国家一起积极地举行贸易磋商与经贸合作,中国这种积极的态度得了一些国家的认可,使中国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完善了规章制度,使这个时候的中国建立了完善贸易制度,也规范了对外贸易秩序。 中国加入WTO签字仪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确实是个很大的飞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中,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不断适应贸易市场的发展,并根据其发展的轨迹制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制度。而中国今后在这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发展目标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由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一直提倡霸权主义,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在国际上的声音也没有美国那样强劲。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两个国家博弈的结果,也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所进行的抗争。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而加剧,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现象。虽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遭到其他经济体的反击,但只要设立好目标并坚持下去的话,一定能战胜所有困难并最终走向贸易强国的 。 《伟大的博弈》 2、《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3、《中美关系史》 4、《 :全球贸易进化史》 5、《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6、《大航海时代大事记》 本文转载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