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匠?百年潮” 建党周年系列活动 ——第八期:十三朝古都?洛阳 燕赵之地?河北 河南 HeNan 建党百年,洛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张照片能重温一段岁月,也能定格一个时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都的“变迁史”。 第一篇·老城新貌 1龙门石窟 20世纪初的龙门西山黑白影像里的残破遗迹见证着洛阳千年历史的兴废变幻。 现在的卢舍那佛笑迎八方宾客。 2白马寺 年,白马寺于战乱兵火之中白马寺两度败落墙颓殿倾,野草没膝一片荒凉景象。 现在的白马寺千年古刹妥善保护香火繁盛。 现在的白马寺游客络绎不绝修建了泰国殿、印度殿全面地展现世界佛教文化。 3牡丹花会 年4月15日首届阳牡丹花会开幕自此,“牡丹花会”正式作为洛阳一项节日盛会。 现在的“牡丹花会”早已升格为国家级节会迄今已举办了38届!让人不禁感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4洛阳市政府 年河南府,(今洛阳)黑白旧影里的古都兴废,徐徐浮现。 现在的洛阳市政府威严肃穆。 5老城鼓楼 年的东大街鼓楼钟鼓楼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时夜间报更。 如今鼓楼早已失去其原有作用但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仍旧留存于洛阳人的脑海里。 第二篇·交通变迁 1洛阳火车站 年的洛阳西站。 80年代的洛阳火车站3站台5道。 洛阳龙门高铁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已投入使用。 2古今龙门大桥 年龙门大桥。 龙门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 3郑州火车站 从年芦(沟桥)汉(口)铁路郑县站的设立开始,铁路交通便与郑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经百年的历史变迁,当年的郑县已然逆袭成为今天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这既是郑州的励志史,也是新中国飞跃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70年前的县城到今天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郑州的发展是中国地域发展励志的典型。 今天郑州人口已近千万,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当然,除了交通,郑州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1 最初的郑县火车站。 #2 年,郑汴铁路试车的情景。 #3 年的郑州火车站铁质天桥。 #4 年的郑州火车站(京汉站)这是留存最早的照片。隐约可见的天桥,连接着陇海车站。 #5 20年代郑州站的月台上旅客们在上郑州---汉口的火车。 #6 4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7 年的郑州火车站高大威严,广场开阔,已显出不凡的气势。当时为全国十大火车站之一。 #8 年的郑州火车站火车站对面是公共汽车站,中间的一排小屋是公共汽车调度室。图中近景处看似民房,实则餐馆、百货店。 #9 6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10 7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11 7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春运。 #12 年的郑州火车站。 #13 年郑州火车站正面照。 #14 郑州高铁东站。 河北 HeBei 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河北省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中国居重要地位。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处,居全国第一位。全省现有古遗址、古建筑群落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总量居全国第2位。其中最著名的有承德避暑山庄、万里长城之首山海关、北戴河旅游渡假区、清东陵和清西陵等。 随着时代变迁,河北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现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百花园。 第一篇·老城新貌 1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明洪武十四年(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上的重要的军事城防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气势宏伟、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另外,由于处在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山海关在明清时期的商贸地位尤为显著,中原和少数民族商旅往来频繁。 点击查看新旧对比 ▼ 2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比北京颐和园大了近一倍。宏伟美丽的园林和园外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使承德市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 点击查看新旧对比 ▼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避暑山庄的4/5。 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清东陵 点击查看新旧对比 ▼ 清东陵是中国最後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的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个妃嫔。清东陵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4西柏坡纪念馆 点击查看新旧对比 ▼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 为了保护革命遗址和文物,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年5月26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创立的丰功伟绩和铸就的西柏坡精神将永载史册。 5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坐落在英雄的故乡——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五十年来,英雄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诵。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英雄的精神鼓舞着千百万热血青年为祖国的和平和建设事业而献身,怀来人民也为之感到无比自豪。为纪念、缅怀董存瑞烈士,年7月,由南山堡一座旧庙改建为董存瑞烈士祠堂;年8月中共怀来县委、怀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英雄家乡怀来县南山堡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年6月建成;年中共怀来县委、怀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旧馆的基础上扩建,年5月25日,董存瑞烈士牺牲60周年之际新馆落成,对外开放。 6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纪念馆经中共中央批准设计兴建,于年8月16日落成开馆,胡锦涛同志出席了开馆仪式。纪念馆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由黑、白、灰三大色系组成,朴素、简明、庄重、大方,体现了李大钊质朴谦和的人格风范。李大钊纪念馆既是李大钊生平业绩的展览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又是独特的旅游景区。主要参观景点有: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李大钊廉洁风范展览、李大钊纪念碑林等。李大钊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全国20家“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之一;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李大钊纪念馆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 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该馆北依滔滔大河,南眺巍巍太行。居高临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显得格外质朴庄重。该馆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总投资约万元,占地面积00平方米,建筑面积1平方米。工程于年奠基,于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年以前,浆水镇曾是邢国国都和襄国国都,抗日战争时期是邢台县解放区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部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滕代远、何长工等部分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 第二篇·交通变迁 1石家庄火车站 点击查看新旧对比 ▼ 石家庄站,原名振头站,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总计13台30线,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年,振头站开工建设,年(民国7年),振头站改名石家庄站,年3月22日,旧石家庄站开工建设;11月9日,旧石家庄站开始投入使用;年12月21日,新石家庄站正式启用。 石家庄站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以客运为主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衔接京广、石德和石太三条铁路干线。石家庄站投入运行后,成为集铁路客运、长途客运、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客运站,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使交通枢纽优势更加凸显,提高物流、人流和辐射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2石家庄地铁 石家庄地铁是服务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开线路于年6月26日开通试运营,使石家庄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十一座、河北省第一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年4月,石家庄地铁运营线路共有3条,包括1号线一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里程总长约76.5千米,共设车站60座。 石家庄地铁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状况,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同时对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为石家庄这座新兴省会城市注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纵贯石家庄市规划的6条地铁线路除了能为省城人民带来新的出行体验外,更将带动沿途地产升值、加速商圈的发展,地铁的开通运营,将带来一种蕴含无限商机的“地铁经济”。 3雄安站 雄安站位于雄县城区东北部,是京雄城际铁路规模最大的新建车站。该站屋顶拉开的缝隙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光谷”。“光谷”将车站天然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其中西区为京雄车场,东区为预留的津雄车场。总建筑面积为47.5万平方米,共设13台23线,建筑总高度47.5米,共5层。高空俯瞰,毗邻白洋淀的雄安站站房整体造型犹如荷叶上滴落的露珠,呈蓝色渐变色。它的设计呼应了雄安新区的水文化,寓意“清泉源头,风吹涟漪”。 京雄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市区、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的重要干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结语 ★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 历史奔流,必有细节的注脚 这些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 几十年来城市的沧桑变迁 用这些老照片 以影像的重叠 寄托我们对时代的敬畏 对城市的热爱 对祖国的祝福 供稿 王子尚肖阳田家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 鹏宇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