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提到皂荚树,大家总会想到它生长在长江流域,也有人会知道它喜光耐荫,生长速度慢,寿命长。木材坚实,耐腐耐磨,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一些专业人士还能知道皂荚树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可入药,还能洗衣物。更多的人是因为小学课文听说了这个名字,很难会想到在塞外明珠的沙城,竟然也会有这样一颗“高大的皂荚树”。

这棵皂荚树生长在沙城火车站的出站口里侧,每个进出站的旅客,都会和它擦肩而过。它直径有半米多,高大约有七米左右,树冠直径可达十米以上。虽然见过它的人很多,可夏秋的时候人们都会把它认做槐树,只有深秋的时候,透过稀疏的树叶,看到硕大的夹果,才可以知道它并非槐树。

火车站的老职工们都认识它,有人说它生长在这里得有五十多年了,可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种植的,就说不清了,但他们都梯亲密地把它当做伙伴了。

沙城火车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县城沙城镇偏南部。张家口是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联结地,是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的重要孔道,自古就是兵家所必争之地,因此京张铁路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年,清政府在袁世凯等一些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下,决定修建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年9月,由詹天佑主持并胜利建成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条全长多公里,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途经怀来,在沙城设站,自此,沙城火车站诞生了。

当年修路的时候,不仅要地科学勘查调研,还需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因此一般经过人居的城堡村庄时,大多都会选在南部。但是南部又往往多坟地,沙城也不例外,好在还没有过多的权贵,主要的大人物,只是一位老太监,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纠纷,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听老人们讲,在沙城西十五里的新保安,就没这样幸运了。因为一位老退休官僚的阻挠,而被迫改线,还派官员拈香设祭过。据说当时的工程人员忿忿不平,做为大清国首批留美学童的詹天佑,却大度地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仅此一事,就可以想到当时除了技术资金以外,还有多少更复杂的困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对全国遭受战争破坏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遭受重创已延伸到内蒙的京张铁路于年10月修复通车,并正式更名为京包铁路。

年9月,为解决京包铁路运输受限于八达岭地段大坡道的问题,并开拓晋煤外运的通道,从北京丰台到沙城的丰沙线铁路开始动工。这条路线是当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

丰沙线全长公里,年7月1日接轨通车。它横穿太行山脉,八跨永定河急流,隧道六十七座,大中小桥八十一座。当年修建丰沙线铁路共有四万余人。有集体转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有原各营业线的职工,有祖国各地的农民兄弟组成的这支建设队伍,在与坚石、塌方、流沙、洪水、烈火展开斗争中,有名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也就是丰沙线的开通,更加牢固确立了沙城冀西北重镇的地位,沟通着北京与祖国西北地方人民的交往。年,电影《锦上添花》还以这里为背景,进行了拍摄(电影中为“小桥站”)。年,沙城站重建,目前火车站格局初具,是京包铁路的一个区间站。年,丰沙铁路复线竣工,沙城站日益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3年7月31日,沙蔚铁路竣工通车,沙城站这个一等站,成为三条铁路线的交汇站。

由于铁路流动性的特点,沙城火车站在历次修建扩建中,都会融入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建设第二故乡的时候,很多人都带来了家乡的印记。那颗“高大的皂荚树”,很可能就是在建设丰沙线,或是扩建时,被老工人从家乡,坐着火车带到沙城的。

五六十年来,皂荚树和他们一起迎送旅客,一起运输货物,一起守卫客货安全,一起见证每一次升级改造,一起走过一个个春秋与冬夏,是沙城火车站干部职工的伙伴和战友。

为助力奥运,年联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的京张高铁已经动工,沙城火车站还是拟建的一个重要中途站,为此将会扩建升级。到那时,沙城到北京将从三个半小时缩短到27分钟。

今后京张城际铁路以客运为主,丰沙线则以货运为主,开行少量客车方便沿线居民出行,老京张线保留承担地方货运任务。未来京张高铁要衔接西北、蒙西、晋北和华北广大地区,是蒙西、西北对外交流以及晋北运输的主要通道,沙城火车站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就会更加明显。

那我们的皂荚树呢?它又会面临什么的命运呢?它会和我们一起走进高铁时代吗?车站的干部职工在期待,沙城的人民在期待,往来的旅客也在期待。

在梦里,“高大的皂荚树”矗立在新车站的广场上,依然茂密碧绿,依然硕果累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