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神奇的赤城

(九)赤城魂(1)

(一叶知秋)

当你真正了解了赤城,你会忽然觉得她非常值得尊敬!情不自禁要去述说,要去赞美!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赤城的历史,是无私奉献的历史。

赤城是边关,是祖国的北大门。

当别处男耕女织、歌舞升平时,赤城是男兵女耕、战火纷飞。

这里,长城多,战事多,受异国、异民族的骚扰多。痛苦多,牺牲多,贡献多。

这里,无论文字记载、还是民间流传,有好多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明朝朔北大将军、昌平侯杨洪长年累月守候在这里。

他为守疆而来,却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既然解不了,那就干脆不解了。最后,魂虽驾鹤西去,体还是留在了这里的杨家坟。

北京,祖国的首都。

赤城,北京的上风上水。

为了北京的蓝天,我们把沙阻挡在赤城。

我们送北京一缕清风,一道清流,一片蓝天。

在全国治理雾霾的日子里,每天公布各地空气中PM2.5含量。赤城始终雄霸京津冀空气质量优质的榜首。

因为,赤城树多、草密,森林覆盖率高。

在河北,张家口空气质量是上乘的。

而在张家口,赤城远远领跑!

河北省二类资源清查,全张家口市二十区县,有林面积九百万亩,赤城县三百万亩,占全市的1/3。第二到第五的蔚县、涿鹿、怀来、崇礼占三百万亩,其余占三百万亩。

赤城县有林面积,是第二、三、四名的总合,是其它十五区县的总和!

二类清查是最科学、最接近实际的资源调查。

震撼的数字,有着非同凡响的故事。是多少赤城务林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京城一杯水,半杯源赤城。

豪迈!

这豪迈的背后,蕴藏着赤城人民的大爱!

赤城,十年九旱。

为了突破农业干旱、低产的瓶颈,改变生产要素,提高单产,赤城人民硬是一镐一锹、一担一车,修建了云州水库、龙关水库、汤泉水库、夏家村水库等。

每座水库,不仅浸透了民工的汗水,还有鲜血。

云州水库

云州水库溢洪洞,是在舍身崖的花岗岩体上凿出来的。

贯通,由猛虎八连,钢铁一连承担。由于通讯落后,两边点火未能同时,五名民工失去了生命。

准备好了的庆功会,变成了追悼会。

五十年过去了。那场景,还在当时修云州水库人只道大姐、刘福廷兄的眼前晃动。

还是修云州水库,民工住的民房倒塌。十一人的宿舍,九人遇难。后任赤城县政协主席的蒋瑞海是二位幸存者之一。

微观赤城

这些,没有阻挡赤城人民兴修水利的意志和决心!

水库建成后,又修建了裕民渠、富民渠等,以及支渠配套工程。

水库有了,渠系配套了,但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像一块块洒落在河川、山涧里不规则的豆腐干。

勤劳的赤城人民决心改变这种现象。

连续好多好多年,在庄稼成熟后,兵分两路。一路秋收,一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日出起工,日落收工。

扎沟垫地,筑埂修渠,坡地平整,去障修桥。

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无序、零乱的旱田,变成整整齐齐、平平展展、大面积水浇地。

出现了不少像城关公社西红石窑书记王瑞那样值得称颂的事迹,在赤城广为传颂。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蒲游江一九六八年写的《太阳东升万山照,沟沟梁梁红旗飘》,记述后城公社二道洼大队大搞农田建设的通讯,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

人民日报头条

人民日报头条是什么?是对全国应开展工作的提倡与引领!

这些都是那个年代,赤城人民战天斗地最好的见证!

赤城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历史上,赤城县从没种过水稻。

不甘落后、敢于挑战的赤城人引进了,成功了,并大面积推广。

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次失败。是跌倒了,再爬起。是锲而不舍,是永不言败!

水稻成功的引进,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收入。

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

然而,北京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缺水了。

为了保证北京居民用水,减少渗透与蒸发等水资源消耗,赤城人民不惜牺牲自己,退稻还旱,保障北京水源。

曾经巨大的劳动付出,变为无用功。

很吊胃口的康庄大米不见了,茨营子大米吃不上了。只能掏高价再去市场,买不如自己产的大米。

养只猫,养只狗。丢失了,死去了,主人会感到非常失落,甚至痛苦。

民以食为天。水稻是当地最好的农作物,又浸透了开拓者的心血,来之不易。人们由此造成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为了“还”,赤城人民付出了太多太多。

松树梁烈士陵园

为了大局,为了首都,赤城人民承受着“退”的恋恋不舍。但还是彻彻底底的退了。

退稻成了农民的一个话题,每每谈起,不免留露出惋惜。

那育苗、那插秧、那三黑三黄肥水管理,一个个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故事,成为永久恋恋不舍的回忆!

截止年11月15日,赤城县三道营当年累计过水量1.亿立方米,下堡当年累计过水量1.亿立方米,县内两处入北京水量共计2.亿立方米,首次突破2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如果按人均年消耗40吨水算(城市人均年用水),赤城每年为北京市提供了万人的生活用水。

2年预计完成输水2.3亿立方米,为近10年来供北京年均水量的2倍。

赤城,对北京的贡献大吗?

又为了提高质量,输向北京道道清水河,赤城人民以牺牲自己的企业、自己的经济为代价。

化肥厂停产了,造纸厂关闭了,金矿堆浸禁止了。

好多企业下马了。

好多项目不能上。

赤城发展速度缓慢,虽不能全部归咎于此,但绝对有着重大干系。

财政收入减少了,工人下岗了,一系列新的矛盾产生了。

撕心裂肺的阵痛,蹂躏着赤城这个贫穷、单薄、瘦小的身躯。

赤城,国家级贫困县。公教人员曾经一年多发不了工资。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年复一年的艰难岁月,牺牲自己,保证了流向北京清清的河水。

北京水告急,云州水库打开了闸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为了北京安全,我们保证当好护城河。

每一次北京有重大事项,赤城全县动员,层层把关。把问题留在县里,把安全送给北京。把困难留在县里,把便利让给北京。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万无一失。

为首都做的每一件事,赤城人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应该,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你可知道,向北京送去蓝蓝天的背后,清清风的背后,洁净水的背后,又有赤城人民多少负重?

你可知道,北京的安定、北京的经济巨厦,又有多少是赤城人民在用自己的牺牲打基础?

不为得而舍,不为名而付,不为利在奉献!

舍已为人,义薄云天。

坚定不移,义无反顾!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大海陀是平北抗日根据地。

这里的人民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家园。

有血性的青年人拿起了武器。

乡亲们硬可自己牺牲,也要保护自己的部队。

这里,有二万多间房屋被烧毁。

这里,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鲜血染红了大地,染红了历史。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赤城人民!

赤城是老区。

老区是什么?

老区是坚定的信仰,艰难的岁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的代名词。

是人民用生命护卫子弟兵的代名词!

赤城,一座英雄的城镇!

赤城城关十大村,有三个村以烈士的名字命名。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安宏达、孟宪铭、聂长富。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

坝上草原一马平川,难以阻挡苏联的机器化部队。

赤城,成了前线。成了双方决一死战的关隘。

赤城失守,京城将岌岌可危。

河北军区前线指挥部(前指)前移赤城。

开国上将杨得志、杨勇,开国中将秦基伟等国之栋梁经常住在赤城,辅射周边,看地形、研战略,为随时可能出现的大战做准备。

前排左一秦基伟,左二杨勇,左三杨得志,最右王爱希(河北军区前指副司令)。

中间排右三李春福,河北军区前指作战处副处长。

杨得志、杨勇分别是继彭德怀元帅之后,第四、第五任抗美援朝司令员。而秦基伟是世界最残酷上甘岭战役的直接指挥者。这些,都是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载入世界军事史册、出类拔萃、战神级的将军们!

可见当时形势多么严峻,赤城的区位多么重要!

前指,早已不是河北省军区的前指,而是军委的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指!

那年那月,赤城人只看到军人来来往往,军车成群结队、军事工事遍布的外相,但军事上的内情无人知晓。因为,这绝对是最高等级的军事秘密。

五十年后,时任河北省军区前指作战处副处长的赤城籍老兵李春福,回忆起将军们的往事,还是热泪盈眶。

先此,守备四师驻扎赤城。

随后,造枪和子弹的两个兵工厂迁址赤城县后城公社。当地称其为后城一厂、二厂。

赤城在深挖洞、广积粮。很多山空了,到处修筑工事。

为了祖国,为了首都,赤城又一次承担起重中之重的角色!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