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zgmuyw.com/xinwen/8486.html 腾讯云星星海自研服务器,满足企业各类云场景下对算力的需求。腾讯供图 秦淮数据集团官厅湖新媒体大数据产业基地外景。 秦淮数据集团某数据中心机房。秦淮数据供图 在位于广东深圳的腾讯全球基础设施运营中心,技术人员对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控。腾讯供图 粮有粮仓,水有水库。数字经济时代,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社交、消费、交易等行为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和运算也离不开“粮仓”“水库”。作为“数据粮仓”的数据中心,不仅支撑起占全国GDP近四成的数字经济,还将中国技术和中国产品带上海外市场大舞台。 国产“数据粮仓”长啥样?它们是如何建设运营的?在海外市场表现如何? “空调”得用绿色低碳的 冬夜,位于北纬40度的河北省怀来县,寒风呼啸。王栋森全副武装,带着除冰工具来到顶楼,快步走向冷却塔。 “夜里太冷,热气从这儿散出,遇冷后结冰,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散热,还可能引发故障。”王栋森告诉记者。 王栋森是秦淮数据集团总部基地数据中心的一名运维工程师,他和多名运维同事,昼夜不停地守护着总部基地数据中心上万架机柜中的服务器。得益于他们的悉心呵护,高密度服务器有序运行,远在千里之外的用户刷视频、看直播,体验流畅,不亦乐乎。 外面寒风猎猎,机房里则是服务器和风扇嗡嗡作响。 “冷却是数据中心安全平稳运行的重中之重。”秦淮数据设施运维总监韩宝良说。“就像在手机上打游戏,时间久了会烫手、卡顿,服务器高频运行时也会产生巨大热量,散热不好就可能会‘宕机’,必须想办法给服务器降温。” 家里热可以开空调,数据中心热了也离不开空调,可数据中心是耗电大户,给服务器降温,得用绿色低碳空调设备,以减少电力消耗。 韩宝良告诉记者,选址是关键,除了远离地震带等安全因素之外,还要考虑气候因素,选在气候凉爽区域可以高效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运营成本。在怀来,一大批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落户,与其冷凉的气候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在不同算力场景和业务模式下综合运用多种先进冷却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行业内有个能耗评价指标PUE,即电能使用效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高。 “我们总部基地数据中心用上了间接蒸发制冷、水冷、无水冷却等技术,冷却塔就是水冷技术的一部分。”韩宝良说,“这个园区的年均PUE达到1.17,能效水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再如腾讯。历经多年积累,腾讯云数据中心已完成四代技术迭代,其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最新一代T-Block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3,每年可为一座拥有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节电约2.5亿千瓦时。 服务器最耗电,但PUE值无从体现。借助强大的研发能力,腾讯一边降低自研服务器能耗,一边借助大数据算法优化服务器调度和运营方式,提高用电效率,让数据中心更绿色节能。 数据中心行业高速发展,绿色低碳东风劲吹。秦淮数据、世纪互联等第三方厂商,腾讯、阿里巴巴、快手等互联网企业,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均在依托科技手段加快数据中心绿色化步伐。 数据显示,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6%,支撑起占全国GDP近四成的数字经济。 “我国早期数据中心建设相对粗放,数据中心利用率和能效偏低,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等平台推动下,我国数据中心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说,“通过采用新能源、液冷、高压直流等技术,部署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及完善精细化运维管理体系,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大幅提升,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突然断电也不怕 生活中,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不足或线路故障都会导致临时停电。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又往往24小时不间断运行,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突然断电怎么办?” 面对记者的疑问,韩宝良很有信心:“我们有双保险,电池系统和柴油发电机系统最大程度保证电路稳定。” 来到总部基地数据中心配电室,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蓝色电池整齐叠放在一排排铁架上,这些电池先串联后并联,接入不间断电源系统,“一旦正常供电系统出现问题,这里的电池组就可以立刻切换并接续供电。对这一瞬间的转换,IT设备不会有任何感知,终端用户也很难察觉。”韩宝良说。“但电池系统只能供电15分钟,自动控制系统会在10秒内启动柴油发电机,恢复持续供电,整个过程无需人的介入。” “园区机房巡检一圈,至少要走3万步。除了进行常规人工巡检和日常演练,我们还自主研发了鲲鹏IDC运营平台,实时监测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化响应机制还能实现快速发现、分析、处理故障。”韩宝良说,“截至去年7月,鲲鹏平台监控总点位近千万,日处理数据量超50亿。”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中心运维也从手动走向自动化。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腾讯将上百个数据中心1∶1投射到数字全真场景中,实现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的集中管理。 “任何设备出现异常,都能在几秒内向云端集中监控中心发出警报,提升处置效率。”腾讯云数据中心智维平台负责人岳上介绍。在确保可靠性的同时,数据中心运维成本相比传统模式节省80%以上,人力成本节省超50%。 容量管理、设备健康管理、能耗管理……新型智能运维工具成了运维人员的贴心“小棉袄”。 “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企业,在数据中心设施、IT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每年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发布50项左右技术规范和白皮书,为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有力推动我国数据中心朝着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方向发展。”李洁说。 李洁认为,总体来看,在管理和应用方面,中国数据中心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数据中心不断提高对运维管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