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 --,祝您一天好心情-- 文 池艳慧、司全福·编辑 黄永君 据《怀来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位于怀来县沙城北30里地的甘泉庄村原来不叫甘泉庄,而叫井家庄。据资料介绍,甘泉庄的这个村名是康熙皇帝给起的,但资料里介绍的比较简略。另外,还有民间传说,说甘泉庄原来的村名叫井家庄,一个县令给改叫新井堡,后来康熙皇帝给改名甘泉庄。民间传说比资料里介绍的详细,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还涉及到康熙皇帝四次路经甘泉庄。 康熙皇帝先后四次路过甘泉庄,一是为给侍奉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到赤城汤泉沐浴疗疾,来回两次路过甘泉庄;二是康熙皇帝统率六军第一次亲征准葛尔经怀来、赤城北上的而路过甘泉庄,后得胜班师回又经赤城、长安岭、甘泉庄、怀来城返回北京的,也是来回两次路过甘泉庄。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年正式继位,年12月20日逝于畅春园,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历代封建帝王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并让人“移孝作忠”,其目的当然是教化天下,以利于皇权统治。 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名本布泰,是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年出生蒙古贵族世家,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年仅13岁的本布泰嫁给了后金的四贝勒皇太极,是一位有着卓越战略胆识的伟大女性,先后拥立7岁的儿子福临和8岁的玄烨登基继位。协助太极、顺治、康熙三位皇帝统领朝政,为奠定和发展大清朝的统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备受康熙皇帝敬仰和爱戴,被尊孝庄太后为太皇太后。 康熙皇帝恭奉孝庄太后前往赤城温泉沐浴的事发生在年。这一年孝庄太后59岁,康熙皇帝19岁。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年正月二十二,康熙皇帝给孝庄太后请安的时候,孝庄太后对康熙皇帝说:“我近来腰酸腿痛,想去赤城汤泉去疗养。你政务繁忙,就不要跟着去了。”康熙皇帝听了马上说:“祖母去汤泉疗疾,孙儿定要亲自陪同。至于政务,我已经向内阁作了安排,每两天让他们去汤泉汇报一次,不会影响政务。”孝庄太后说:“那好,就一块去吧。” 过了两天,正月二十四,康熙皇帝与众多大臣、皇宫卫队和仪仗队恭奉着孝庄太后从紫禁城出发了。正月二十五住宿南口,正月二十六翻越八达岭,正月二十七和二十八住怀来城,正月二十九住井家庄(今甘泉庄),二月初三到达赤城汤泉。 康熙皇帝是个大孝子,在去赤城汤泉的路上,孝庄太后乘御辇,他骑马。每次起程,他总是看着孝庄太后上了辇车后,扶着辇车走十多步,才肯上马而行。翻越八达岭和长安岭时,行至山脚下,看着崎岖山路,康熙皇帝都下了马,亲自扶辇翻过了这两座山岭。怀来城南妫水河上有座石桥,叫通济桥。孝庄太后行至通济桥前,康熙皇帝叫停下,骑上马亲自上通济桥走了一趟,检查了通济桥是否牢固可靠后,才请孝庄太后的辇车通过。 正月二十九,孝庄太后从怀来城起程到甘泉庄时已经傍晚了。当时的甘泉庄不叫甘泉庄,叫井家庄,四周有土夯堡墙,南面和北面堡墙的中央开有堡门,一条元朝时期从大都(今北京)直达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的古驿道穿村而过,南到草庙子,北至陈家铺。大队人马停在甘泉庄南门外,众人仰望着南门上的城楼,南城门上那个门楼叫寿星楼特别引人注目。在南城门外的驿道西有一口井台,这个井台是用石条砌成的,井台上有一个凹槽,通口常年累月从井里往外流水,是一口自流井。孝庄太后从辇车窗上看到了城门上的寿星楼,也看到了那眼自流井,也看到了那眼井上面冒的热气。特别是孝庄太后看到那口自流井流出的水清澈沥透,顿生渴意,就对康熙皇帝说:“孙儿,我有点口渴。看那井流出的水清澈透沥,必是清泉,你给我盛一碗。”康熙皇帝赶紧下马,从总管手里接过玉碗,亲自到那口井台上看看,远看是井,近看是泉,井里的泉水清澈见底。康熙伸手舀起一碗泉水,亲口尝尝,泉水下肚,顿觉清爽彻肺,甘甜无比,又赶忙舀起一碗水,双手敬送到孝庄太后面前。孝庄太后伸手接过那碗水,呷了一口,清喉入肺,赶忙把一碗水喝得一干二净,不住赞叹:“真是好水,真是好水。孙儿,不妨今晚咱就住寝一晚吧,好久未喝到这样的清泉水啦,堪比京城玉泉山水。”其实,孝庄太后到汤泉疗疾行程中的衣食住行问题都由地方官员做了安排,但康熙皇帝对这些安排也是灵活掌握的,一切安排都以孝庄太后的心情愉快为中心。 按照孝庄太后的吩咐,安排好住宿后(传说是张家大院),康熙皇帝带领护卫亲自布置防卫,把井家庄的情况巡视了一遍。康熙皇帝发现,地处古驿道上的井家庄虽然不是朝廷设置的驿站,但防御设施和民用设施是非常完备的,而且古建筑比较多,不仅南城门上有寿星楼,南门外古驿道的西部除有一口泉井外,南面有一棵大槐树(今仍存),大槐树南面有老爷庙,再往南有一个五道庙和张家大院。古驿道的东部有三皇庙,三皇庙南面有泰山庙,泰山庙南面有一个台口朝北的大戏台子(今仍存),大戏台再朝南有一个学堂。北门西有通向堡墙上面的台阶,康熙皇帝沿台阶走上北墙的上面。门洞上面有一座大佛殿,里面供奉着一个铜佛爷,东西有配房,南有影壁,院中有香炉;堡墙的东北角上有一座钟楼,里面挂着一口大钟。北门以北是北关,北门对面有一个五道庙,从城门通出的古驿道北通陈家铺,驿道西部有一泉眼,有几家百姓宅院;驿道东部有一座马神庙,马神庙北面有一座台口朝南的大戏台子,还有菩萨庙。堡墙以内是井家庄的老村,一条从南门到北门的驿道把庄子内部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主要是王家、李家、周家、张家大院,三观庙。西部有从北到南有村公所、圣母殿、龙王庙、财神庙、土地庙、张家油坊,龙王庙对面有一个台口朝北的大戏台子。 第二天早晨,康熙皇帝恭奉着孝庄太后带足了甘泉之水,离开了井家庄去了赤城汤泉。这次井家庄之寝,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对井家庄这个村名并未在意,而对甘泉之水难以忘怀,但地方官员们对井家庄这个村名和泉井之水在意了。孝庄太后去汤泉疗疾后必然还要返回京诚,必须经过井家庄,从北门进,从南门出。一地方官员为了讨欢圣心,把北门外和南门外泉井的井台重新修了一遍,砌上石条,把井台砌成了六角形,出水口雕刻上了龙嘴,把村里所有的庙宇和戏台用朱粉桐油重刷了一遍,把井家庄改成了“新井堡”,还把“新井堡”三字分别刻在了南堡门和北堡门的上面。农历三月份,老百姓开始种地了,孝庄太后在汤泉疗疾也全愈了,三月二十二起驾回京。大概在三月二十五左右,孝庄太后的大队人马又经过井家庄,当康熙皇帝骑在马上看到北堡门那个泉井新修的井台和北堡门上面新刻的“新井堡”三个字时,心情十分不悦。转眼出了南堡门,孝庄太后停下辇车,对康熙皇帝说:“孙儿,咱先在这地方打个尖吧,喝口泉水。天暖和了,我也下车透透风。”康熙皇帝下了马,扶着孝庄太后下了辇车。孝庄太后下了辇车后,不由地看看井家庄南门上的重新刷了朱红桐油的寿星楼,也看到了“新井堡”三个字,又在康熙皇帝的搀扶下走到井台近前看了看,亲自用玉碗从龙嘴上接了一碗泉水喝了一口,就说:“这地方原来叫井家庄吧?这才不到五十天,咋叫新井堡了?看看这井,分明是泉,而且流出来的水是甘甜的泉水,咋非要叫井?换换井台就是‘新井’了?这名改的还这么俗气。这些地方官咋天天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康熙皇帝听出来了:太奶奶对地方官玩的拍马屁这些鬼把戏相当反感,这村名改的确实俗气,略作思索,就说:“太奶奶,依孙儿看,就按您刚才说的,这井家庄就改成甘泉庄吧。”孝庄太后听后,连声称赞:“好,好,甘泉庄这名倒是不俗。”从此以后,井家庄正式改名甘泉庄,沿用至今。 当时井家庄不归怀来县管辖,归龙关县管辖。把井家庄的所有庙宇重新刷一遍、把两个泉井的井台重新修一遍、把井家庄改称“新井堡”这三个主意是龙关县令手下的一个师爷给出的,听到孝庄太后对井家庄改称新井堡的斥责后,把县令吓了个半死,他怕知府责罚,怕皇帝和太后发怒。这个师爷又给龙关县令出了主意:把“新井堡”这个村名用到了别的村庄命名上,知府一旦追责就说手下人把“新井堡”这个村名用错地方了。后来,这个县令真把“新井堡”这个村名用在了别的村庄的命名上了,后来由于这个村庄没有甘泉之水和古村堡这样的文化地标,名不符实,没过多少年就被其它村名代替了。据民间传说,这个村可能是现今的杏林堡。 年2月,康熙皇帝统率六军第二次征讨噶尔丹,经怀来城、土木堡、甘泉庄、长安岭、赤城到达独石口,5月份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大军后,6月份又从赤城、长安岭、甘泉庄、怀来成班师回京。据民间传说,康熙皇帝统率六军第二次征讨噶尔丹,还在甘泉庄南堡门外借着甘泉之水举行了壮行仪式。当时康熙皇帝把从皇宫带来的几十坛皇宫御酒倒进泉井里,让所有的士兵舀起一碗泉水,进行了壮行宣誓。接着,士兵们带足了甘泉庄的泉水,踏上了征程。康熙皇帝大败噶尔丹,也有甘泉庄甘泉之水的功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