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1预立医学——临床科研与学术支持平台“医生这种药融合了天地精华,吸收了海量的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浸泡了汗水泪水,千锤百炼出来的药品,不应该是最贵的药吗? 来源/医学界 你愿意花多元买药,还是花元看一次医生? 百分之百的人会回答:当然是花元看一次医生,谁想多花多元呢? 可事实如何呢? 你们抢钱啊!医院于年7月1日开业,从第一天起,医院的全科门诊就实行打包收费。刚开始是元打包,后来改为元,诊金、挂号费、基本检查、检验和药品的费用全部包含在内。 换言之,在这里看一次病,包括检查检验和药品,元封顶。而同一时期,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为多元。 按常理,元全包,医院、花园式环境、港式管理、独立诊室、内地最早接受香港培训的全科医生,怎么门庭若市、一号难求都不为过啊! 可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开业之初,全科每天预约放号个,居然不能约满。更令全科医生尴尬的是,来看诊的病人各种不理解,甚至骂人、投诉。 刘女士,45岁,左大腿无意中长了一个肿块,很担忧长肿瘤。年5月的某天来到我的诊室。我给她检查后,告诉她这是脂肪瘤,一种良性肿块,不会影响生活和健康。看完后,她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医生,就这样看完了?” “是的。” “你不给我做检查?” “不需要做任何检查!” “这样看一眼就元?太贵了吧!” “医生不只是看一眼,医生的价值在于技术。” “不行,我要退费....” 这个病人因为元费用,医院、深圳市卫计委、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还有太多这样的病人, “我要做全身检查。” “给我最贵的检查!” “给我最好的药物!” ..... 全科医生反复解释:“你是常见病,不需要大型检查,不需要昂贵药物。” “元封顶了,你不需要再花费。” “不行,不要跟我谈钱,我有钱!” “医院打包收费的,我花自己的钱买药也不行吗?” 如此等等,令全科医生不厌其烦。 中国官员们都在说“看病难”、“看病贵”,原来是主政者的一厢情愿。这些病人嫌弃全科看病太便宜——才区区元。 医院当初设计全科打包收费,是为了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避免过多收费,防止医药人员捞灰色收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反对打包收费者竟是高喊“看病贵”的人。 买药还是看病?恒古以来,中国的医生是最廉价的,是“应该”贫穷的。无论电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认为看医生、咨询医生是应当付费的。找医生看病,没有开药,那就不是看病。当然也不愿意支付医生的诊金。 但是,老百姓愿意花钱买药,似乎越贵越好,越多越好。 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10多年过去了,挂号费还是1元,诊疗费“翻番”——从2元变成了4元,到现在的10元。药品从原来的0.5元,到目前的几十元、甚至几百几千元,不知道翻了多少番。药店还能找到3元、5元的治病药吗?神奇万能的药品满天飞,价格也满天飞,可是治病救人的药却越来越少。 治病需要药。一定需要最贵的药吗?最贵的药就能治百病吗?什么是最好的药? 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药。 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药! 普通感冒,不需要药,多喝水,多休息,7-10天就好了。 轻微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不需要药,需要的是管好嘴、迈开腿。 还有许许多多的病症,如烦恼、焦虑、郁闷等,也不一定需要药。 药可以治病,但不治百病;有些病也不需要药治! 医病还是医人?近代医学高速发展,手术越来越精细,药品越来越高档,治愈了一个又一个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 医学不断前进,但很并非所有病痛都能如愿以偿被治愈。例如,头痛、胸闷等常见病,高大上的尖端检查、多个专家的会诊,仍然找不到病因。服用了最好最贵的药,头痛、胸闷依旧如故。 为什么? 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集中在导致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但人不仅仅是生物,还有心理性、社会性。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家庭医学(全科)是一门整合了临床、心理、社会、康复医学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全人照顾”,家庭医生不只是医治病人躯体上的痛楚,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