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近期发表在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发现,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癌等慢性疾病现在是中国早死的主要原因;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在年至年间成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中风是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居民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显示,从年至年,中国居民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实行传染性疾病国家防控计划分不开。 ~年中国十大死因变化 年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慢阻肺是国人死亡的前三位杀手,其次是肺癌、道路交通意外伤害、新生儿死亡、肝癌、糖尿病、颈部疼痛和抑郁障碍。 ~年,年龄校正的死亡率下降超过50%的疾病包括: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疾病、慢阻肺、自杀、溺水、先天缺陷、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年龄校正的中风死亡率下降33.5%,年龄校正的慢阻肺死亡率降低68.6%。年龄校正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0.6%,肺癌死亡率增加了1%,从年的第13位升至年的第3位。 二、中风是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年的中国疾病负担报告中,导致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疾病与年略有变化,依次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道路交通损伤害、肺癌、慢阻肺。 目前中国人的五大主要死因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肝癌。 虽然中风的年龄标化死亡率自年来下降了33.5%,但随着发病趋势变化,中风仍然凸显成为“头号杀手”。这一点也得到了诸多其他研究的印证。根据去年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全球卒中风险研究,中国人群的中风终生风险全球最高,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个人在5岁后的一生中会发生中风。 三、影响健康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和高盐饮食 年,高血压、吸烟和高盐饮食是导致中国人群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三大危险因素。 高血压现状:年高血压导致了50万中国人死亡;我国约有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吸烟现状:在上百个国家吸烟率都在下降的时候,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却不降反增。在1个省份,吸烟都是首要风险因素,在其余省份和地区也均位列前三。吸烟是年中国疾病负担的最大危险因素。约30%的癌症发生与吸烟有关。 高盐饮食现状:过量吃盐会导致高血压以及一系列高血压继发性疾病,如脑卒中和心脏病。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日摄盐量达1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4倍! 四、十大危险因素的对策 在全国范围内,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和空气污染是疾病负担前四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体重指数、饮食中缺乏全谷物和蔬果,以及饮酒也都是位列前十的死亡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1.每天吃盐别超过6克。对重口味者,将盐改为低钠盐,将食盐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定期量血压。建议3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血压高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二)吸烟 1.早戒烟比晚戒烟好。戒烟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戒烟比晚戒烟好,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癌风险,同时保护身边的人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定期做肺癌筛查。 (三)吃盐过多 1.做菜时先不放盐或少放,炒完后端上餐桌时,只需酌量撒些盐就行了。 .多用蒸、煮等烹调方法,用醋来代替味精、酱油等调料。少吃腌制食物,减少在外就餐次数。 3.小心“隐形盐”。注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薯片、午餐肉等食物。 (四)全谷物类食品少 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抗氧化剂等,对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硬化有良好作用。市面上的糙米、全麦仁、裸燕麦、玉米粒、小米、高粱、荞麦等未经加工的整粒种子就是%的全谷物食品。对策: 1.每天吃85克全谷物食品。 .每天喝碗燕麦粥。 (五)蔬菜和水果吃得少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中国人吃水果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56万人因不吃水果死于心血管病。对策: 1.每天至少吃半斤蔬菜。根据新发布的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普通人每天应该吃~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每周的水果食用量应在4~5千克,并应变换种类,每周果蔬的种类应在10种以上;建议每天吃00~克新鲜水果,果汁并不能代替鲜果。 (六)饮酒 研究发现,无论是一周喝一两次酒还是天天喝酒,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患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胃癌的概率高51%。即使是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5克,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策: 1.能不喝就别喝,要喝也要尽量少喝。 .注意饮酒的安全限量。 3.不要空腹饮酒。空腹饮酒最伤身,会增加发生低血糖、高血压的风险。 (七)肥胖和超重 “人胖百病生”,肥胖会导致诸如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对策: 1.每天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是不错的方式。中到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效果较佳。 .吃饭时每口饭嚼15~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产生饱腹感,让人更容易感觉饱。 (八)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及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坏死等慢性并发症。对策: 1.定期监测血糖。 .做减糖训练。有意识地从每周吃一次减糖餐或者减糖食物开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种含糖食物,几个月后,口味就会变淡。 (九)大气污染 人体长年累月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对策: 1.雾霾天出门戴口罩。大气污染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雾霾天出门时,记得戴上口罩,防止空气中有毒物质被吸入肺中。 .清水洗鼻。在雾霾天外出,回到家后,除了洗洗脸外,还应清洗鼻腔,减少有害物质在鼻腔的滞留时间,这样做能尽量消除雾霾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3.主动咳痰。主动咳痰也是自我防护的一种。最好每天积极地帮助肺进行排毒,没事时,主动咳嗽几声,有利于清除肺部垃圾,而早起后是咳痰的最佳时机。 END周日科普往期回顾孕期头痛乃至癫痫发作?这个问题你应该警惕! 10个成年人3个有斑块,我们如何带“斑”生活? 动脉硬化最简便的检查方式是什么? 如何运动“烧掉”动脉硬化? 浅谈如何"吃掉“动脉粥样硬化? 控制血压,从30岁做起! 从德云社演员众筹事件,谈青年卒中病因与预防! 吃什么?怎么吃?才能健康? 医患沟通 脑动静脉瘘,术前可以这样沟通 医患沟通 颅内动脉狭窄,术前应该向患者这样交待! 医患沟通 脑动静脉畸形不知道咋解释?试试这么说,一说就懂! 医患沟通 颈动脉狭窄,术前应该向患者这样交待! 医患沟通 急性脑梗塞,这么说,患者就明白了! 好好睡个觉,比啥都重要! 要做颅内动脉瘤手术了,术前得这么跟患者谈! 神经介入,第三条生命线! 为什么要做全脑血管造影? 电子烟越来越流行,难道它危害小吗? 节后体检指南,活着才是硬道理! 颠覆!春节福利,吃肉吃脂肪有益健康!!! 高血脂症,你的认识可能有误区 糖尿病不重视,会引发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冬天要预防脑出血! 卒中后抑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