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山东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元旦古今有别,古人是农历新年第一天,今人是公历新年第一天,共同之处都是第一天。“元”即“首”之意,表示开始,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其实这话不在于“开头”本身,而是坚持。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

之欣

书法贵在坚持。这不,通过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元旦的书作,可以发现古人的行踪。可以分为两类:内容上专门为元旦而作;书于元旦这天。一种是有意,一种是无意,有意也是无意,无意也是有意,因为古人每天都要摸毛笔,年节也不例外。

元赵孟赵孟《万寿曲》(局部),卷纸本,纵27.5厘米,横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赵孟晚年主要在集贤、翰林二院任职,撰写过不少应诏、应制的诗文。此卷是其抄录在皇庆年间官集贤侍读学士时“应制”而作的乐府颂词,也是现存赵孟唯一署“臣”字款的作品。书写一丝不苟,结构端严精谨,字势挺拔刚健,笔法精美且富于变化,属于赵书从中晚年风格向极晚年风格过渡的一件佳作。赵孟(-),字子昂、鸥波,中年曾署孟俯,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图1)

赵孟的《万寿曲》(图1),是个“大工程”。记得苏轼写过《春帖子词》,让人有种仪式感。书家尤其需要仪式感。而如今插诨打科、自由散漫的太多,江湖气十足,何谈仪式感、敬畏感?!而古人抄《心经》,刻佛肖形印章,要沐浴更衣而斋戒的。

张瑞图的《西园雅集》(图2)是少见的多字楷书,可见张氏慎重之意。新年伊始,别有感怀,年齿徒增,不索何获?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文徵明则以诗赋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文人最是多愁善感。这件巨幅大字(图3)颇有气势,明代高堂大轴的出现,预示了书法审美在悄悄变化。一个抄写,一个自作诗,古人总是那么顺其自然,不纠结。

近代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元旦书格言》卷,纵12.5厘米,横22.7厘米,刘质平旧藏。释文: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岁次壬午元旦试笔,沙门亡言,时居茀林禅苑,年六十有三。年作,此时刚出家,属于风格转换期作品。较之早期的北魏碑刻,笔法、结字皆丝丝毕肖,已脱去形貌,自由挥运,但又没有晚年的那种熟练之气,趣味生拙,耐人寻味。李叔同(-),又名李息霜,谱名文涛。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近代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图4)

近代胡商彝胡商彝临《石门颂》。释文:言必忠义,匪石厥章。恹弘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谋合朝情。释艰即安,有勋有荣。禹凿龙门,君其继踪。书于年,时80岁,人书俱老。然而还是受到唐楷影响,排列分布难免机械,应考虑到每个字的特点,以及整体上的和谐。笔法上有篆意,但变化不够丰富。胡商彝(-),字华农。晚清光绪进士。出任天津、怀来、遵化县令。工诗文,尤擅篆隶。(图5)

当代高二适高二适行书手札《呈章士钊长律一首》。释文:元日以陀茶封寄孤桐老人,兼呈长律一首。滇海之茶味最长,赠公五饼色生香。炮于金鼎能添睡,抛却粗官倒得尝。当勺姜盐稍适口,何山鹰雀忽衔枪。魝诗更动阳和气,无限心情缓我肠。高二适(-),原名锡璜。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尤擅草书。以其深厚之学养入昂扬之书风,书卷气、才气、骨气是其书法具有创造性的根本,游丝连带出神入化。(图6)

这种传统一直保留并延续,直至近世以来,慢慢趋于社会化、职业化,比如弘一法师,这件格言(图4)和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以偈语形式出现,见证了个人修行;胡商彝在元旦这天开始了临摹《石门颂》(图5)的日课;高二适在元旦这天得诗一首(图6),当即书录,赠章士钊一阅。这种文人唱和的形式,自古皆然。国人有所谓的“九同”,即“同宗、同乡、同窗、同行、同年、同好、同僚、同党、同袍”。“同好”乃其中之一,乐在其中,就这样开始新的一年。

近代吴昌硕吴昌硕自订润格。释文:缶庐润格。衰翁今年七十七,衰翁新年七十六,醉拉龙宾辉虎仆,倚醉狂索买醉钱,聊复尔尔曰从俗。旧有润格契行,略同坊肆书帙,今需再版,余亦衰且甚矣。深违在得之戒,时耶境耶,不获自已。知我者谅之。堂扁卅两,斋扁廿两。楹联,三尺五两,四尺六两,五尺八两,六尺十二两;直幅横幅,三尺十四两,四尺十八两,五尺廿四两,六尺卅二两;条幅,视整张减半;琴条六两。折扇、纨扇,册页;每件四两;一尺为度,宽则递加。山水,视花卉例加三倍。点景加半,金笺加半。篆与行书一例。刻印,每字四两。题跋、题诗每件卅两。磨墨费每件二钱。每两作大洋一元四角。己未元旦,老缶订于癖斯堂。年,吴昌硕七十六岁。吴昌硕(-),初名俊,字昌硕,别号老缶、苦铁、大聋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图7)

最有意思的是吴昌硕。作为职业化书画家印人,砚田无边,自当勤勉。新的一年开始了,不但自订了一份新的润格(图7),也应“潜泉印泥”之邀,代拟一份(图8),高悬于市,自报身价。然古人的启示,虽言市场,但不失情怀和自尊,有趣得多。全不似当下,板着面孔,六亲不认,一副官腔,毫无风雅。

近代吴昌硕吴昌硕潜泉(印泥)润目。释文:潜泉润目:潜泉吾宗,精于金石之学,刻印能得三代古玺遗意,并仿古秘制紫红各色八宝印泥,细润鲜明,经久不变,冬不凝冻,夏不透油,极合书画家之用,求者日至,为订润目如左:石章每字一元,牙章每字二元,金玉瓷铜每字八元,碑文墓志每字二角,大则递加。印泥:特种每两十六元,甲种每两十元,乙种每两六元,丙种每两四元,丁种每两二元。另备古锦红木、楠木印盒,每具一元。庚申元旦吴昌硕岁在七十七。吴氏行草书中,尖锐的折笔与弯曲的弧线笔画交替出现,丰富了字结构的形态,部分笔画密集的局部甚至不避缭绕,但是吴昌硕将他人笔下易成俗气的缭绕有效地化为委婉迂曲,字形纵向拉长、字势重心欹侧,整幅看来却完全是狼藉苍茫的效果。(图8)

总是觉得过节少了些什么?也确实少了些什么?

(原标题:开年开笔开心)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