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我们一行游罢居庸关,夜宿怀来县,特地点了地产酒沙城老窖,选择了官厅水库老字号字样的鱼馆,鱼口味着实一般,食客不多,加我们只有十几人,但烫过的酒似乎很解乏,不久大家就微醺了,回到温泉宾馆休息,宾馆条件真的不错,估计是三星标准,标间不过元,大家这一天奔波很累,洗洗睡了。 一夜无话,一早就被呼啸的北风惊醒,原本罗锅长城攀爬计划也被这突然刮起的北风吹散了,大家决定去附近的鸡鸣驿古镇转转,爱好历史的队友提出要顺便看看明代英宗土木堡之变遗址。早上七点半,准时怀来出发,经半个小时车程来到鸡鸣驿城下。 初冬的张家口地区异常寒冷,一下车就感觉刺骨的寒风打透了棉服,尽管不太习惯戴帽子,大家还是扯紧了连在冲锋衣上的连衣帽,风吹的帽边呼啦啦地作响。城门处有座写着收费处的小房子,但里面空无一人,城门大开着,感觉像是在演空城计,大概是到旅游淡季了,游客太少没必要严防死守。 我们沿城门进入马号街,只见到几座新修建的仿古房屋,其他多数是过去留下的夯土老屋,院墙用石头加粘土砌成,院门大多很破旧。 阿伟老师不想放过任何一处苍凉,阿忠老师手缩进袖口里也不停地取景照相,我们冻得不敢去摸冰凉的相机,老崔则更像在严冬里锻炼,一溜慢跑着向前,老赵坏笑着让王队给他照相,就是想冻冻王队插进裤兜的双手。这城不大没走多久便到了城的东北角,顺台阶登上城墙,城墙约十几米高,上面铺着青砖,估计是后来修复的,城墙主体是夯土结构,里面掺杂这小石子很是结实,城墙保存也比较完整。站在城墙上,整个小镇尽收眼底,纵横几条街,大都是平房,城外也有几处村落,比城里房子更新些。 太阳早已经升起,而城里的人们大多还在沉睡,街上几乎看不见任何人,我们沿城墙环行,这里可能仍然以务农为主,因为看见城下许多院落里堆放着满垛的玉米,猛烈的北风把院门吹得来回砸在门框上咣咣地响,声音传的很远。 在城墙上终于看见一个当地人了,头上戴着毛线帽,穿着大衣冻得只流鼻涕,晨光中闪着亮光。我们搭讪知道他是来锻炼的,毛线帽告诉我们说绕城墙约四里多远,指着东、西两座城门,告诉我们门额上写着“鸡鸣山驿”、“气冲斗牛”。还告诉我们中间一条街上就是当年慈禧住过的地方,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西逃就住在那家贺家大院。又指指近处一处房子说这是鬼神庙,告诉我们墙上的壁画非常吓人,一般人是不敢看的。谈到几处挂着标牌要卖到的房子,他说几年前这里房子才万八千块钱,最近搞旅游房子突然火了起来,一般带院子的房子喊道要四五十万元,再好点的能炒到80万了,不过买主很少。 毛线帽陪我们走了一会儿便从北门下城了,我们继续前行,看见城下许多房屋已经年久失修,窗户没有玻璃,也没糊纸,显然已经当作主人堆放旧物的仓库了,老屋的前后有新建的房子。我们从南门走下城墙,进入驿城内的中街,几座铜雕塑是古代驿卒,他们身穿邮服、腰挂“火印木牌”、乘骑传递、背负腰刀。旁边是驿站展览馆,门都大敞着,被风吹的开合不定。这里没有服务人员,墙上的图片介绍鸡鸣驿的历史,我们知道了这个的方城重镇是古代邮驿史上曾是个大型驿站,明、清两代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通信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具有特殊的战略位置,而且独驿成城,驿城是北京至大同之间驿路的重要节点,还画有驿路线路图。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逐渐修筑土垣,砖修城池,砖墙多为明代所砌,这也在我们长城游览中也得以验证。直至民国初年这里都比较兴隆,但随着现代邮政业的兴起逐渐没落了。沿中街走大多商铺没有开门,小超市的门虚掩着,整个街道冷冷清清。我们先是看到了戏台,据说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庙会和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个大集,满街摊贩,大唱庙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至今早已无往日繁华归于沉寂了。阿伟老师认真采集了戏台墙上左右两幅壁画,左边一副为下山的斑斓猛虎,眼睛瞪得溜圆的,右边的是腾空欲起的巨龙,张牙舞爪的,屋顶的榫卯结构非常精巧。 我们前行又参观了总署,贺家大院,这就是太后住过的农家院,院里没有人,我们随意拍了照片,正要离开时院内的屋里走出来,告诉我们私人住宅参观是要收费的,我们随即转身告辞,院主人追着告诉我们这里的历史故事。 阿伟老师一进财神庙被台阶绊倒,扑通一声跪地,我们说他诚心拜谒财神的,然而寺庙重地也不敢大声嬉笑,我们也只有捂住嘴了,财神庙壁画的确很精彩,写着禁止拍照。走到了毛线帽说的鬼神庙,没有他说的吓人画面,墙面残损比较厉害,只有一副阎王用铁链子捉鬼的画面比较清晰。 找到公馆院,院主人出来迎接,给我们介绍他收来的各种古董旧物,石头猪食槽元,石马槽元,小石桌元,一个莲花石墩1元等等,进他屋是些红木家具,院里还有些收来的旧钟表,他说房子是他祖上买下的,这里没有其他产业就靠买卖旧物生意,据说这里曾是专供过往官员、驿卒就餐住宿的“公馆院”即驿馆,是一明代的建筑,各个木插销头分别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的形象图案栩栩如生。 我们还意犹未尽地追寻古迹,王队催促我们赶快出城,回头看看城门的收费处已经有人上班了,收费牌子赫然写着每人40元,大家匆匆上车露出会意微笑,逃了门票的感觉似乎比中奖还美。 再驱车20公里我们辗转来到明代朱祁镇被俘的土木堡事变遗址,除一座牌楼标注着“明代土木之变遗迹”,找不到任何残留,深入进去只见山间几座寂寞的坟茔,荒草随风疯狂摇摆,已经没人能诉说这里昔日的故事了。 适逢土木村大集,我们欣然加入,大集很是热闹,新鲜的猪肉10元一斤,金黄的小米4元一斤,鲜活的白鲢鱼4元一斤,明显比大城市便宜,当然还有我们未曾见过的猪血糕、肉皮冻等等,我们买了六大袋张家口土豆,算是此行回馈家人的大礼。 王队眼睛尖看到了土夯城堡的残垣,特意照了相,感觉当地人真的不懂保护和利用这宝贝。 途径北京昌平王队似乎要弥补土木堡的遗憾,给大家安排了真正的文化大餐,提前下了高速,九曲十八弯地来到明十三陵的康陵村,去吃春饼宴, 57号院的刘大妈迎接我们进入农家院,一路介绍她家是世代守皇陵的人,因为明皇帝姓朱,于是这村叫康庄,意思是朱(猪)吃康(糠),还特别规定这村不允许再有朱姓人家了,不能再吃皇家列祖列宗的的粮食。还说这康陵很灵异,从未被盗过,只要遇盗贼这里便会变天,据说有个盗贼居然等了49天等着盗墓,雨就是下个不停,只好罢手了。 开饭了大家哪见过着阵势,20余道冷热荤素各式菜一下子扑面而来,六人哪里吃得过来,热上两瓶北京牛栏山二锅头,小酒一喝大家好不快活。 吃过饭,大家途径康陵,门前有棵千年古槐树,康陵大门紧闭,从门缝中我们看到院内的影壁墙、神道等等。 我们带着紧张的一天半回忆、踏着落日余晖走上返程之路,老赵开车,其余人有点累了,但兴奋的也没打盹。 思利及人阿伟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