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曾经说:“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近代以来,为了中华大地之未来,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的革命理想攀登高峰。他们不怕牺牲,永远忠诚,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5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的纪念日。作为为新中国奋斗的代表,董存瑞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了胜利的希望。19岁的那一年,他将自己的生命交付国家,牺牲70年之后,把牺牲地黄土装进骨灰盒,董存瑞的弟弟董存金终于接哥哥回家。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也对改变社会有着强烈的愿望。 董存瑞一直走在革命的道路上,14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无畏精神赢得了众人的认可。站岗放哨、送信、埋地雷、割电线,董存瑞利用灵活的优势阻断敌人的后路,抓紧一切机会为八路军通风报信,给我军的战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6岁的时候,董存瑞正式加入了八路军。董存瑞表现优异,19岁的时候成为了班长,所在的东北野战军炮兵旅立下了赫赫战功,以英勇作战闻名,董存瑞也获得了奖章等众多荣誉。因为董存瑞年龄较小,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抗日小英雄。 年5月25日,这是整个中国军队的伤痛时刻。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之中,对方的桥型暗堡严重阻碍了我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敌人火力迅猛,战况一度十分焦灼。 危急时刻,董存瑞扛起炸药包向着暗堡冲过去,移动的过程中,他的左腿被流弹击中。董存瑞强忍着伤痛冲到了桥下,却发现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包。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敌人的火力异常迅猛,战士们丝毫不惧怕,依旧前赴后继。 彼时董存瑞的战友也冲到了桥下。他对着董存瑞大喊:“你上去,我去炸!”董存瑞不想错过机会,也不想战友冒险,就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他用手托举起炸药包,冲着战友大喊:“快卧倒!”随即引燃了炸药包。一声巨响,董存瑞在炮火声之中化成了灰烬。那一年,董存瑞还未满19岁。 战斗结束之后,董存瑞被评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同时也是“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英雄虽然离去,人们却从未忘记。 漫漫归家路董存瑞的牺牲给弟弟董存金带来了极大的伤痛,也带来了巨大的遗憾。董存金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哥哥董存瑞能够魂归故土,落叶归根。 遗憾的是,当年的那场战争董存瑞受到的伤害太大,尸骨无存。与此同时,董存瑞拥有烈士的身份,陵墓的迁移存在着诸多不便。纵使董存金思念哥哥,却始终无能为力,多年来,不能接哥哥回家也成为了董存金的心结。 董存金比哥哥董存瑞小12岁,董存瑞在年奔赴战场的时候,他只有4岁,众多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不清。年,董存瑞在解放隆化县的过程中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回了家乡,众人都心痛不已。 董存瑞曾经也是整个怀来县都十分喜欢的孩子,纵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乡亲,也为其垂泪。为了照顾好父母,董存金一直没有离开家乡,以务农为生。听到哥哥董存瑞牺牲的消息,董存金一时之间竟然丧失了思考能力,哥哥离家时候的笑脸还浮现在董存金的脑海中,原来那一日的离别竟然是永别。 董存金的父母身体不好,因此他不敢告诉他们董存瑞已经牺牲的消息,村长也帮助董存金隐瞒。年,董存瑞的父亲受邀参加全国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他才知道原来董存瑞早已经牺牲。 自此,董存瑞三个字成为了董家的禁忌,只要一提及,大家都会陷入无尽的悲伤和悔恨之中。 董存金回忆,在董存瑞的事情上,父母都沉默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至于哥哥董存瑞的英勇事迹,董存金也从未听父母讲述。长大之后,董存金开始从乡亲们的口中知道了董存瑞的故事,然而他却从未在父母面前提及。 董存瑞离世,众人虽悲伤,生活仍然需要继续。15岁时,在家人的张罗下,董存瑞娶了妻子卢长玲。在得知董存瑞壮烈牺牲后,她决心留在家中侍奉公婆。 董存瑞的父母不希望儿媳妇孤独一生,因此多次劝说其改嫁。遗憾的是,卢长玲注定命运坎坷,她改嫁后怀孕,生孩子时难产,不幸离开了人世。 年,董存金和董存瑞的母亲去世,只留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年,他们搬迁到了怀来县,在集市上摆摊杀猪、卖西瓜。10个月之后,董存金以烈士家属的身份进入到了怀来县的面粉厂工作。 组织上对董存金一家的照拂让他们深受感动。在董存金的生活里,哥哥董存瑞其实从未离开。董存瑞被追认为烈士,他的父亲也拿着当地最高规格的抚恤金。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董存金和父亲原本可以借此生活地很好,然而他们却从不张扬。 董存金父亲的生活依旧节俭,90岁的时候还能上街买菜。年,董存金的父亲去世,享年92岁。自此,寻找董存瑞的道路,只剩下董存金一个人孤身前行。 为了纪念哥哥董存瑞,传承董存瑞的精神,董存金给自己的四个孩子分别取名为继先、继英、继红、继华,寓意为“英雄先烈、红色中华”。 如今,董继先在葡萄酒局担任局长,董继英在是隆化县存瑞中学的老师;医院工作,如今已经退休;董继华则是涿鹿县法院院长,坚守正义和法律。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始终保持公正廉洁,董存金曾经教育他们,作为革命烈士的董存瑞的家属,他们要铭记革命家庭的家风家规,继承董存金的遗愿,继续为人民服务。 多年来,董存金一直将父母以及哥哥董存瑞的遗像放在床头,他十分珍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将相框擦拭地一尘不染。看着照片上哥哥和父母的笑容,董存金总是会陷入无限的哀思。 3年前的清明节,董存金终于能够实现自己70年来接哥哥回家的愿望,而董存瑞终于能够落叶归根。4月3日下午,董存金在家人的陪同之下来从怀来县出发,夜晚到达了隆化县。 踏上这片土地,董存金的心中百感交集,他无比接近董存瑞,而这里也是兄弟二人生死诀别的地方。 董存金参加了烈士陵园的清明祭扫活动。站在哥哥的墓碑之前,董存金轻轻地说:“哥哥,我来接你回家。”紧接着,董存金来到了哥哥董存瑞炸碉堡的遗址,他俯下身子抓了一抔牺牲地的黄土,装进了骨灰盒里。 随后一行人驱车回到了怀来县,时隔70年,英雄终归家。董存瑞和家人团聚,多年来董存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英雄请归家董存瑞在70年前已经壮烈牺牲,却依旧有人怀念、守护着他。一方面,他的精神流传于后世。董存瑞与董存金是兄弟,同时也是守护与被守护的关系。 年少的时候,因为董存瑞年长,总是在董存金受欺负的时候为他出头。后来董存瑞离家参军,董存金就代替哥哥照顾父母,守护董家。19岁的时候,董存瑞永远留在战场,董存金一直记挂着,他想让哥哥魂归故土,也在为之努力。 图:电影《董存瑞》剧照 董存瑞为自己而活,也为哥哥董存瑞而活。他将董存瑞的精神寄托于孩子的身上,教育他们向哥哥看齐,和平的年代,董存金依旧坚守着董存瑞的记忆。董存金不遗忘,其他的人也从未遗忘。 另一方面,英雄之荣誉不可侵犯。年,一位导演拍摄了关于董存瑞的电影,由于影片拍摄带着艺术夸张成分,因此很多人对董存瑞的事迹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怀疑董存瑞是否真的已经壮烈牺牲了。 面对外界诋毁,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将导演、杂志社以及电视台告上法庭。董存梅成功守住董存瑞的名誉,获得了一笔名誉损失费。她将这笔钱捐到了董存瑞烈士陵园,继续默默守护着烈士哥哥。 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70年之后,董存瑞的骨灰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土地,无数人为之释然。当年那个用双手托举起胜利的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山河无恙,英雄还请归家。 世界通史 global--history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