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湿疹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何绍基(-)行书节录《世说新语》清代

镜心

水墨纸本×56cm款识:介臣一兄属。何绍基。钤印:何绍基印、子贞(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何绍基》9、10印,、页)说明:上款人应为丁寿棋,丁晏次子,字介臣,成丰9年()进士。历官内关中书、刑部郎中,后外放为迤西道一,未赴任,回淮养亲,卒于家。集同人修辑县志,著书数种,藏于家。作者简介:何绍基(一),字子贞,号东洲,别号束洲居士,晚号嫒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著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此件为何绍基写《世说新语》故事。一则讲述三国时期东吴大司马诸葛靓,(字仲思,琅琊阳都人。)三国乱世难得忠义至孝之人。在朝堂上,东吴末代皇帝孙皓问他:“你的字为‘仲思’,这个‘思’指什么呢?”诸葛靓对答:“在家孝敬父母,侍奉君主思以忠诚,交友思信义,如此之意。”

第二则故事为王衍(-,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西晋末年重臣,玄学清谈领袖,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他与众名士共至洛水游玩,回来后乐令(即乐广,?-,字彦辅。南阳郡淯阳县人。西晋名士。代王戎为尚书令,被后人称为“乐令”。)问王衍:“今日玩得愉乐不?”王夷甫答:“裴仆射(裴頠)善于谈论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西晋名士)论说《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即王戎)谈论延陵、子房等人,也超尘拔俗,玄妙明切。”

《世说新语》述晋人面目,恍然生动,玄远冷隽,高简瑰奇,被鲁迅誉为“名士教科书”。何绍基对魏晋风流的追慕,体现在他的墨书笔法上。作为清代自成一家的多元性书法家,刚强而秀劲,结体宽博,融篆隶于一炉。全幅书法无不是魏晋气魄,纵逸超迈,托杯玄胜,远咏庄老,几追仙姿。

何绍基(-)行书临帖对屏

清代

立轴

水墨绢本×49cm

释文:

1.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稍用意。得大年《千文》,必长进,爱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也。

2.始安定郡王,以黄甘酿酒,名之日洞庭春色,其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余,戏为作赋。后馀局中山守,以松节酿酒,复为赋之。以其事同文类,故录局一卷。

款识:

1.子贞。2.子贞。

钤印:

何绍基印、何绍基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何绍基》9印,页)

作者简介:

何绍基(一),字子贞,号东洲,别号束洲居士,晚号嫒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著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何绍基是中国书法史上罕见的融合多家法书经典,一笔碑一笔帖,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三幅书法各写苏轼、米芾的书法论说,何绍基善用羊毫作书,改进“回腕法”:“掌心向内,五指俱平。腕竖锋正,笔画兜裹”(将毛笔置于四指和大拇指中间,五指成水平合力捻住笔管。这种把手掌转折过来,指背朝左,虎口向上的握笔姿势,确实有悖常规握笔习惯。)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董其昌考证:“唐人书皆回腕,转藏锋,能留得笔住”,沉雄峻拔,屈铁枯藤。

张照(-)行书节临《姜太常念书柳河东松薛存义序》清代

立轴

水墨笺本62×37cm

释文: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日:“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款识:节临姜太常书柳河东送薛存义序。照。

钤印:张照之印、得天、世泽堂

鉴藏印:宝藏

作者简介:

张照(一),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乾隆初年“御书”匾额和书查题跋多为其代笔。参加编撰宫廷书画著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书法汇刻有《天瓶斋帖》谥“文敏”。

说明:

姜太常应为姜立纲(一),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我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日本京都国门上的大字亦局其所书,被誉局“一代书宗”。清代《三希堂法贴》收有他的墨迹。

明朝凡内廷制诰、宫殿碑额,大都出于他的手笔。人皆称其书曰“姜字”,在社会上声誉很高,“人得篇纸,争以为法”,其楷书挺拔刚健,中正圆浑。

此柳河东(即柳宗元)文,写其同乡薛存义,在零陵县代理了两年县令,适逢官职调动,柳宗元赶来为他送行,并借送别之际,写忧国忧民之情。

张照楷书字体秀媚婉丽,平正圆润,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爱,都给过很高的评价。乾隆评他的书法说:“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

周顺昌(-)楷书题画诗

清代

镜片

水墨绢本72×33cm

释文:

出山原是在山泉,映带居岚松竹闲,借取军持试风味,不知身在朵云间(白云泉)。

一钵传妙乘多卷,宫半笏住云窝,洗来喜是清泉近,咒得青莲供佛那(咒钵庵)。

方桥屈折跨池滨,罗绮嬉游爱冶春,我爱山客迎面起,一回转去一回新(宛转桥)

藻荇纷披瑟瑟罗,轻条逐队乐如何,凭君莫关池中物,可职江湖罟网多(鱼乐图)。

款识:

周顺昌。

钤印:

周顺昌印、烟波外史

题跋:

范允临:前贤既往不复得见,所可见者,缣素上之手述耳,周吏部当魏阉肆裥之时,缇骑至吴逮捕就狱,其抗忾患贞之气,与二曜齐。至今过其故里,读其文章,精灵如在,今观楷法,笔棱若铁,平生本行,悉露毫端矣。己卯()三月,天平后学范允临识。钤印:范允临印、长倩。

题跋作者简介:周顺昌(一),字景文,号梦洲,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任福州推官、吏部稽助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居官清正。在福州推官任上,反对矿监税使的掠夺,抓治税监高案的爪牙。后为魏忠贤党迫害,以颜佩韦等五人局首的乡人加以反抗,然终被镇压。顺昌后被害于狱中。崇祯元年()得已昭雪,谥“忠介”。与同为阉党所害的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恋升并称“后七君子”。说明:范允临题裱边。范允临(一),字长倩,号长白,明苏州府吴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福建参议。致仕归,筑室天平山。工书画,时与董其昌齐名。有《翰寥馆集》。董其昌楷书“仙山志”明代

立轴

水墨粉笺纸×48cm

释文:

洞重观在分宜县南玉华山。相传晋时一女子修道暂言:“遇三玉,死成丹”。初至玉华山,次至玉虚观,又次至安福至玉仙院。丹果成飞异去,今煤丹池尚存。桃源洞在上东里,岩宇虚旷,石钟石磬扣之有声,直似一室之天窗,明透有石帆;至地,攀跻而上,所见愈奇,直似之室有石阶梯,如田垲田傍有池,四时澄澈,石龙天矫其上。偶书《仙山志》。其昌。

钤印:

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其昌》84、91印,页)

作者简介:

董其昌(一),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年)进士,官至礼部尚者,卒谥文敏。精于书查鉴赏,收藏诸多绝世铭品,其“南北宗”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著有《画禅室随笔》、《容毫集》、《查旨》等文集。

陈奕禧(-)行书论书句册页(10开清代

水墨绫本25×15cm×10

释文:

1.笔墨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安平县有北魏崔敬邕诺。极精求而观之自觉妙处。鉴藏印:黄家珍藏

2.学书于卫夫人及见华岳诸碑,乃悔易州田仁琬碑新出土,今在保定府学官,佳读也。鉴藏印:虞臣

3.昨闻憨忠寺苏灵芝碑墨迹,犹在粱真定家。书理微妙,去其平匀庸三字,可与讲矣,俗更不可医。钤印:奕禧、子文(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奕禧》5、6印,页)

4.怀素千文及自叙神妙之笔,如蛟龙出没,不可端倪。圣母又一法也,须静心借玩庶得其意。鉴藏印:黄宗唐

5.真定察院有风动古碑,乃李宝臣功德颂也。郭香碑在宋尚书处一见便染古意。鉴藏印:虞臣

6.远望若可爱,一诗刻于扶风天和寺,在钟南山上。学书须鑽研古人久与习之。自可进境好与子学无益也。鉴藏印:虞臣

7.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统琴。戊子四月,奕禧。钤印:陈奕禧印、农官大夫

8.侍臣鸣璵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桥。花间焰烙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戊子端阳,奕禧。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春风日日.以香子兰,山北山南洛欲无。钤印:臣禧、子文(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奕禧》65印,页)鉴藏印:黄宗唐

9.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与汝今局伴,知吾不复忧。园桃已解梦,沙水欲惊舟。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戊子四月,奕禧。钤印:陈奕禧印、农官大夫

10.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选见影参差。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且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奕禧。钤印:奕禧、六谦、日盈(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奕福》49印,页)

题跋:

香泉以书鸣一时,观所论当去平、匀、庸三字,旨哉。言乎险峭则免于平,潇溉则不嫌其不匀,雅漯则无虑其庸。然非出入晋唐诸家数十年,得其神髓,岂易臻斯境哉。馀尝与耕馀居士论书,近时宗尚趋董,而钟王之遗法,遂局广陵散,一.变而为颜柳,又人于应制法,胜而韵减其流弊,亦无穷噫。杏一艺耳。习俗之趋,向世道之升降,可以得其概矣。壬子冬日舜江陈梓跋。钤印:古铭、一斋、凤山。

鉴藏印:虞臣

签条:陈香泉先生墨迹虞臣藏。钤印:虞臣。

说明:

1.陈梓题跋。

2.黄虞臣题签条。

陈梓(一)浙江余姚人,字俯恭,又字古铭,或古民,号一斋。从张履祥弟子姚瑚游。雍正间举孝廉方正不就。工书善诗词,行草直造晋人堂奥,善识别金石彝器。晚居临山,聚徒讲学。有《四书质疑》、《志仁困知记疑》、《重辑杨园年谱》、《删后诗文存》等。

黄虞臣局同治年间广东中山乡绅,热衷发展教育事业,曾于同治十二年()创建烟洲书院,光绪三十二年(),烟洲书院改名局“烟洲高、初两等小学堂”,现为长洲小学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陈奕禧(一),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晚号葑叟,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贡生。清康熙四十七年()官江西南安知府,卒于官。工诗,富收藏,尤以书法著名当代。晚年重著述,有《隐缘轩题识》、《金石遗文录》、《春篱堂集》等,刻有《予宁堂帖》、《梦墨楼帖》。

刘墉(-)行书手札册册页(4开8页)

清代

水墨笺本

27×17cm×8

释文:

1.前得一古澄泥砚,试之墨色极佳,今奉为清玩拙书,金刚经卷册一并奉上,香饼、茶婉、香盒,希莞纳。再所命扇册拟俟,明日呈缴不具日吉。墉啓。十五日。钤印:石庵。

2.前因求雨,预订拈花之游,今商之。芸楣近言点差,无暇欲罢。此行俟。再订行期,心经卷子,吴仲圭书极佳,宜珍之。此一覆。墉顿首啓。八日未刻。钤印:石庵。

3.奉去藏香贡烛。御书福字。拙书绢对。宣纸小屏。岁朝圈(瑛梦禅作)希莞纳是幸。刘塘顿首啓。廿日午刻。钤印:石庵。

4.昨因芸楣有拈花之游,更欲借行,奈有觉生求雨之差,遂致罢议,亦望转达,可也。海淀薄脆其味甚佳,奉去希属,笑纳以博一笑。石庵啓。钤印:刘墉(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刘墉》3印,页)

5.奉上拙书希莞纳。因连日交出笔墨过多,遂致迟缴也。所命联幅未免过素,于喜庆不甚相宜。祈再购有颜色者书之,亦未局不可也。昨见芸楣所题小幅梅花,清妙之,极可曾见否。刘墉啓。廿日。钤印:石庵。

6.适承见惠吴仲圭梅花一卷,诚墨宝也。松雪书未尽善,赝本耳。笔裂极佳,刚柔适中,宣纸尚称上品。所命之书,谨于一二日呈缴。不具。墉啓。钤印:石庵。

7.承惠春橘,贡品也,其味甘美。牡丹亦富雁可爱,更有可爱者,羊颖纯净,堪为临池之一助也。谢谢。石庵啓。绍兴酒饮之,甚佳,火肉尚好惜,无晚天浴雪之妙一笑。钤印:刘墉(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刘塘》3印,页)

8.昨承见示唐人断碑几种,甚佳。此当在永兴以前之书也。不谓唐人能书,至于如此。阁下渊博,其必有定见也。宜珍藏之。乐陵小枣味甚美。谢谢。甘四日。钤印:束武、刘墉(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刘墉》3印,页)

鉴藏印:萠斋(8次)

作者简介:

刘墉(一),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

恽寿平(-)行书论书册册页(3开)清代

水墨纸本21×24cm×3

释文:

1.中锋悬腕作书,要诀流俗,强作解人,动称悬肘,昔人言腕,未闻肘也,不可不辨。黄培翁云,苏子瞻省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馀,于今局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儒无劲气。乃舍子瞻而学余,未局能探术也。山谷初师子瞻,后乃得力颜平原李北海自成一家,其大字全宗瘗鹤铭,神骨峭劲,遂能与苏颉颃耳。观其推许东坡,如此正见其生平所宗服也。

2.东坡评杨凝式书云,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凝式笔势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馀,可谓书之豪杰,不局时代所汨没者。3.苏米皆出于颜扬,而米颠又进以河南北海,脱去平原雄劲之迹,高自立家,故遂与苏分道而驰矣。建子月夜坐秉烛戏书。钤印:寿平、叔子

鉴藏印:

子皆、平生真赏、奉阃、玉予、秋酾楼、芝陔审定、十研斋印、春雨草堂、骐昌、秀水金兰坡搜罗金石书画

说明:

李在铣、黄遵宪、金传声、秋醒楼递藏。

1.“芝陔审定”、“子皆”、“涿鹿李氏珍藏”局李在铣藏印。李在铣(清)名候,字芝陔,一字子皆,号六亩道人,河北涿鹿人。曾属涿州知府。富收藏,精鉴赏。与翁同稣、宝熙友善。

2.“人境庐”主人黄遵宪(一),字公度,梅县东区(今梅江区)人,清末爱国诗人,曾参加戊成变法运动,后任清廷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费,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职。

3.“秀水金兰坡搜罗金石书画”局金传声藏印,金传声(一),字兰坡。秀水人。清金石学家。金颂清从相父。笃学嗜古,好收藏,擅鉴赏。足迹半天下,手拓金石文字,不下千纸。曾藏有《赵左溪山无尽国卷》、《吴历山水册》。”

4.秋醒楼最初由明末收藏家朱之赤(字卧庵,安徽休宁人)所创,其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名人书札、字画,并编人《朱卧庵藏书画目》。清朝末年转藏于陈剑秋,陈氏著有《秋醒楼藏书札记》。民国时期又经周叔廉收藏。秋醒楼所藏名人书札、字画、瓷器、古董,在文革时期被查抄并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年上海博物馆将秋醒楼大部分书查作品收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之中,后按国家政策将藏品退还。

作者简介:

恽寿平(一),名格,字寿平,后以此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东园草衣、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上店人。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初六大家,擅长山水,尤以写生花卉蜚声昼坛,创造了清如水碧,洁霜露的“没骨花”一派,是“常州画派”的创始人。

汪士慎(-)、华喦(-)行书致高玉桂信札一通、行书题画诗

清代

镜心

水墨纸本23.5×15cm/23.5×10cm

释文:

1.欲暮春山带雨青,香茅编竹盖谿亭。岿然一叟乾坤外,白变垂垂饱圣

2.窗前蕉叶绿无瑕,窗里幽人爱未华。一卷周易当窗纱,胸中万象生灵芽。幽人今年政七十,但教绕屋栽秋花。夜深披氅滴浓露,碧月吐出金虾蟇。

款识:

1.新罗山人华喦拜题。

2.戊午()九月,小诗题奉秋杆老伯政之。巢林侄汪士慎。

钤印:

秋岳、布衣生(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华喦》33、76印,、页)、近人;(参见《中国书查家印鉴款识·汪士慎》3印,页)

作者简介:

1.华喦(一),一作华岩,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乌、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局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汪士慎(一)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具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与罗聘、李方膺、李觯、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说明:

秋轩老伯应为高玉桂。

高玉桂,字燕山,号秋轩、竹屋,江苏江都人,扬州八怪之—高翔(一)父,康熙贡生,与石涛交往密切,曾带子登门求学。工诗赋吟咏,亦善书。终生不仕。著有《秋轩诗草》。参见《江苏艺文志·扬州卷》、《江都县续志》、《淮海英灵集》、《清人室名别号字号索引》。

陈奕禧(-)行书杂诗册

手卷

水墨纸本

32×cm

释文:1.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波。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2.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3.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4.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款识:甲申()七月将赴黔中,毓东老长兄来送别,书此为赠。他日展卷,若与相对,当不忘我于数千里外也。海宁陈奕禧。钤印:奕禧、六谦翰墨、卞璧楼(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奕禧》53、58、80印,、页)鉴藏印:静岩秘藏珍赏作者简介:陈奕禧(-),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晚号葑叟,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贡生。清康熙四十七年()官江西南安知府,卒于官。工诗,富收藏,尤以书法著名当代。晚年重著述,有《隐绿轩题识》、《金石遗文录》、《春霭堂集》等,刻有《予宁堂帖》、《梦墨楼帖》。

金圣叹(-)楷书《尚书·禹贡》

明代

手卷

水墨纸本

36×cm

释文:

(《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嶽;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緫,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圣叹。

钤印:

□□□□、金圣叹印、师古

鉴藏印:

质郡王章、珊瑚阁珍藏印、宛平查氏藏书印

作者简介:

金圣叹(-),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金圣叹简介加: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适认为他是“大怪杰”,有眼光有胆色,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

说明:

质亲王永瑢、爱新觉罗·百龄、查礼旧藏。

1.“珊瑚阁珍藏印”为嘉庆间两江总督百龄鉴藏印。考清代藏书处曰“珊瑚阁”者有二人,一为纳兰性德,一为百龄。莫友芝考评此印称:“前人每以此为康熙间纳兰性德藏书印,然阅其刀法文字,则为嘉道间风气,当是嘉庆间百龄物,亦以珊瑚名阁者”(莫友芝《藏目》)。百龄(-),号菊溪,隶正黄旗汉军,辽东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至湖广西、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清嘉道间著名藏书家。

2.和硕质亲王,大清世袭亲王。乾隆十三年(年),康熙帝第二十一子胤禧被封为郡王,封号慎。后以乾隆帝六子永瑢为嗣孙。乾隆三十七年(年),永瑢袭郡王,更封号质。乾隆五十四年(年),进和硕质亲王,未得世袭罔替。

3.查礼(—)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原名为礼,又名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榕巢,又号铁桥。乾隆元年()举人,历官陕西司户部主事,广西庆元府同知,太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湖南巡抚等职。于诗、词、书、画无所不精,富于藏书,建有藏书楼“隐书楼”、“铜鼓书堂”,称为北国“江南大观园”。曾与南方江浙藏书家如赵昱、马曰琯、马曰璐、汪沆、杭世骏、厉鹗等多有书史研讨往来。藏书印有“宛平查氏藏书印”、“古燕查氏家藏”、“宛平查礼恂叔氏图书”、“查氏隐书楼藏书印”等。编纂《查氏一门烈女编》,初由查礼刊刻,后由子嗣再刻、三刻。著有《铜鼓书堂藏印》(翁方纲、王文治作序)4卷,收录秦汉铜印余方。画学著作有《画梅题跋》。另有《铜鼓书堂词话》。

楷书《尚书·禹贡》局部曾国藩(-)行书七言联清代

立轴

水墨手绘狮云纹笺×36cm×2

释文:

鹤亭一兄属,五色绥豪栽凤诏,一双神剑是龙鳞。涤生曾国藩。

钤印:

涤生、国藩之印

鉴藏印:

平羽鉴赏、平羽珍藏

作者简介:

曾国藩(一),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行书七言联外观图说明:1.鹤亭应局屠宗年(5一),屠呦呦曾祖父,字鹤亭,宁波屠氏十八世,花翎二二品衔,先补用游击管带湄云兵轮,诰授武功将军。父继成,屠氏十七世,诰赠武功将军。2.徐平羽蔷藏。徐平羽(一),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江苏高邮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任南京市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化战士,擅书法,精鉴赏,富收藏。王铎(-)行书《吹梦俚作》年

立轴

水墨绫本×49cm

释文:

天风吹远梦,前后渡漳河。红树南陵损,白云太室多。傩人崇古礼,鹏帐起新歌。永罢防秋疏,轨文气已和。吹梦俚作。

款识:己丑十一月,寒松前杳,为选皋词翁老公祖正。嵩渔王铎具草。

钤印:王铎之印、烟潭渔叟

钤印鉴藏印: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泰州宫氏珍藏出版:1.《中国古代书画阿目》第十二册P60,文物出版社,3年。2.《王铎书法全集第四卷》P,河南美术出版社,年。3.《王铎书画编年国目》P,文物出版社,年版。出版资料著录: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肆》P6,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年。说明:1.宫本昂旧藏。2.上款临皋局杨寅秋。杨寅秋(明),字义叔,号临皋,江西泰和人。杨士奇裔孙。万曆三年进士。授东莞知县,累迁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有《临皋文集》。宫本昂(一4,字子行)、宫昱(字玉甫)兄弟收藏。宫氏自明代紫元太史始便以收藏闻名,子行、玉甫昆仲更是精于历代普查品鉴,藏品颇丰,仅扇面即逾千幅。宫本昂与无锡廉泉局嫡亲、同好,病逝前将所蓄扇面转由廉氏小万柳堂收藏。廉泉珍若拱璧,在上海、日本出版,并在日本翠办专门展览共世人欣赏。作者简介:王铎(一),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北京大学教授、引碑人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鬱勃,骨气深厚”明天啓二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人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王铎尉东阁大学士。

《吹梦俚作》书于己(年,顺治6年),是王铎58岁。王铎接到顺治皇帝圣旨,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这是他降清以后顺治皇帝对其三次任命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顺治3年(年),王铎55岁时,当时他刚从晚明弘光朝降清,因为在明代崇祯朝时,他曾经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故顺治帝对他的第一次任命就是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并充明史副总裁;第三次任命是在顺治9年,也就是年,此时王铎61岁,已是重病缠身,居于乡里,任命到达后,他无力赴任,十四天后就病故乡里了。说来很巧,在王铎一生中,他曾经两次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是都没有正式履任。前一次崇祯皇帝的圣旨发出后还没有等到王铎接旨,李自成的农军已经攻克北京,崇祯帝在万般悲愤中上了万岁山(今北京景山),在寿皇亭里自缢了。王铎一生都没尚书缘,实乃命也。

对于顺治皇帝的任命,王铎的内心十分矛盾。公元年,朱明王朝称弘光元年,满清帝国称顺治二年,这一年的5月5日,清军在豫亲王多铎的指挥下大举进军南京,11日,渡过扬子江攻城,15日,清军入南京城,赵子龙等勋戚大臣迎降,第二天,清豫亲王多铎接受百官朝贺,就在这一天,王铎出现在了降清明臣的队列中。气节已亏是注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铎心里十分清楚,尽管其中有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原因。现在又要仕清,心里的感受让王铎不可名状。如此状态下充任礼部左侍郎,王铎的精神世界已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然而他的性格中毕竟有非常文人的一面,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心路轨迹,或文或诗倾诉在纸上,有时甚至不加遮拦,在诗文中渲泄情绪,甚至牢骚满腹,他大量的诗文书法就是在这个时候留下的。他的诗文如其书法一样精彩,而且,他一生作诗约1万5千首,刊行各种书籍余种,这在中国历史上甚为罕见。

签条《吹梦俚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件行草佳作。不知道这一年(年)王铎究竟为后人留下多少件书法作品,以目前所知至少在数十幅以上,其中许多作品有上款,书写的是王铎的自作诗。这说明仕清以后,王铎因为精神上的困苦疏于政务而遣兴诗书,对艺术而言,这却是一件值得欢呼的大好事。《吹梦俚作》行草书风,融米芾和唐人笔法于一体,结字欹崛,用笔古拙,气韵生动,是王铎书赠被他尊为“老公祖”的临皋前辈的。所谓公祖即县太爷,是父母官,“公祖”前面冠一“老”字,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对高辈的尊称,二是这位公祖可能是前任知县。据考临皋老公祖即江西泰和人杨寅秋。杨寅秋,字义叔,号临皋,万历二年()进士,授东莞知县,累迁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其先祖即大名鼎鼎的非进士出身的万历首辅杨士奇。这位临皋先生显然颇有文名,所以王铎在尊其“老公祖”时还不忘在前面冠以“词翁”二字。天风吹远梦,前后渡漳河。红树南陵损,白云太室多。傩人崇古礼,鵰帐起新歌。永罢防秋疏,轨文气已和。所谓吹梦,就是托风捎传美意,李白“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杜荀鹤“吹梦天风角,啼愁雪岳猿”,都是这个意思。这首诗的诗律文辞都可称佳,王铎却目之为“俚作”,为什么?因为是写给“词翁老公祖”的,长者面前谦卑些,是礼数。此作曾为晚清著名鉴赏家宫本昂旧藏。宫本昂(-4),江苏泰县人,字子行、紫珩,号千里,室名延蝶仙馆,曾任山东知县,是明末名士宫伟镠(字紫阳,一字紫玄)的后裔,晚清的大收藏家。其兄宫昱,字玉甫,玉父,曾任直隶知州。兄弟二人精于鉴赏,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极富,其中扇面就有一千余叶,编为《书画扇存》六集。此作钤有“泰州宫氏珍藏”、“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印。我们现在看王铎传世的作品中,收藏者多为道光同治以后的人,很少见到康雍干时期收藏家们的鉴赏印,是当时没有人收藏?显然不是,如果没有人收藏,怎么会传到今天?说白了还是因为王铎的贰臣背景,宫禁之故。三四百年来,王铎的书法一方面为人称颂,另一方面却一直被人避嫌,尤其是康、雍、干时期。当时如果谁收藏了王铎的作品,不仅收藏者的“人格”受污,甚至构成“罪孽”,所以收藏者只能偷偷欣赏,谁还会在上面钤印,授人以柄?如此而已。

法若真(-)行书七言诗

明代

立轴

水墨绫本.5×47cm

释文:

又看三月帝城春,分得君恩车上尘。买得天涯俱是主,寄身僧舍不须邻。歌播花影馋犹削,醉倒星辉眼自新。大吴白门深一.道,千秋长忆洛阳人。

款识:似景醇社坛。法若真。

钤印:法若真印

签条:清法若真行书真迹。钤印:吴卓如

签条

鉴藏印:卓如珍藏

说明:

本拍品为吴卓如旧藏并题签条。

吴卓如(一5),山东省肥城人。年,吴卓如加人中国共产燕。历任泰西抗日独立团宣传干事、中共泰西地委教育干事、鲁西区委文书科长、聊城地委组织部长。建国后,吴卓如历任中共菏泽地委组织部长、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吴卓如多才多艺,自幼学书,初学柳字,后兼攻隶、篆、行诸体,数十年暑寒不辍,对古今名家墨迹反复研习,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作者简介:

法若真(一)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胶州城里,以为故里。法若真父亲法寰学识渊博,尤爱好研究经史,对《四书》、《春秋》颇有见解,著作很多,声名一时,他辞官职返乡,在城南怡云岭设学馆,以授徒讲学为业,在胶州造就了大批有用之才。

董其昌(-)行书少陵《终眀府水楼诗》

明代

立轴

水墨手绘描龙纹金笺

71.7×34.3cm

释文: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基。

款识:

其昌书。

钤印:

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其昌》84、91印,页)

鉴藏印:

松养和斋洪氏蕉雨鉴藏

题签:

董文敏书少陵《终明府水楼诗一联》。癸亥初冬,观复识。钤印:渔川吴永(一)字渔川,一字击庵,室名观复斋,别号观复道人,浙江吴兴人。曾国藩孙女婿。早年从师郭绍先、郭嵩焘,曾官直隶怀来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山东提法使,年任国务院秘书。书学董其昌,年逾花甲尚可作精楷,精神贯注丝毫不懈。雅好收藏,鉴定董书巨眼,吴湖帆评价其“所藏董书多精品。”

签条

作者简介:

董其昌(一),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缘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局“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查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人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行书少陵《终眀府水楼诗》局部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作于大历二年(),诗人携家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此诗表面上是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浓鬱的马客他乡的飘零之感和无可奈何的缘事消愁之情。全诗如下: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编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箪疏帘看弈棋。

纵观全诗,其末两句作者一笔宕开,不再伤感而平和了自已的心态。第一句写室外之景,表现出楚江巫峡山水迷离,云雨渺茫之美。这虽然有想象的成分,但这雾气弥漫,蒙蒙细雨意境恰好表现了诗人缕缕愁思,含蓄蕴藉,富有深意。下句写室内之景,在“清簟疏帘”的水楼内,看别人热热闹闹的下棋。其实就是暗示自己随意而安,自有一份悠闲的乐趣。

“弈棋”在唐代,与书、画、琴一起,成了风雅的象征。杜甫在《江村》中写道:“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为钓钩。”《秋典》中亦写道:“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全诗八句,董氏唯独书末二句,按笔者推测,应是此二句更符合董氏的此刻心境,想必有他其他的深刻意义。此作所用材料非同寻常,乃手绘描金龙纹腊笺,在董氏传世作品中极少见;装潢亦极考究,宽绫整完,不惜工本,足以证明原藏者绝非寻常等闲之辈。考其内文,本幅左下角钤有“松养和斋洪氏蕉雨鉴藏”,笔者考之,不得是为何人,望识者教我。裱边签条乃晚清“董书”鉴藏大家吴永所题。吴永(一),字渔川,一字盘公,盘庵,号观复道人、显光居士,室名观复斋,浙江吴兴人。曾国藩孙女婿,与荣禄、李鸿章过往甚密。早年从师郭绍先、郭嵩焘,曾官直隶怀来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山东提法使,年任国务院秘书。工书,学董其昌三十年,几可乱真。

赵旭:艺术十五年,我们江湖再见!

赵旭:重燃激情永樂「前奏」再出发万捷X赵旭:江湖归来,始于原点

「LEPRéLUDE前奏」永樂夏季拍賣會

VIP精品预约展:.08.05-08.11

拍卖预展:.08.12至拍卖会结束

.拍卖时间.8月17日星期一古董珍玩14:00A厅心所安处——茶香酒补专场14:00B厅至臻茅台——贵州茅台酒专场19:30B厅中国书画19:30A厅8月18日星期二名贵珠宝尚品14:00B厅国际潮流艺术顺延B厅现当代艺术夜场19:30A厅

-

邮箱:vip

yongleauction.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