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说了那么多长城景区,不管是山野破旧的还是魅力成熟的,无一不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种庞然大物本来就是国家的魂魄,“不到长城非好汉”能够流传下来也算是对于城魂的一种慰藉吧,其实长城真的可以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相比较于山水景区,长城风景尤其是在这炎热夏季,就算是风光再好,也是很难熬的,但是依然有太多太多的游客常来往于各山野长城之间,这应该就是一种高贵难得的精神吧!

而这一次我们分享的这个长城肯定是不同寻常的,有着长城的标杆之称,被称为样边长城,我想乍听到这个名字我们应该也能了解个大概,没错,这里就是供修筑者参观或者采样或者学习的长城样板,可想而知他是该有多么完美,还有附近的大营盘,坊安峪,横岭城等,真的值得,有时间大家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这历史变迁,沧桑变化的庞然大物,有很多户外朋友也许都会来过,所以大家也一定要趁早来见证一下这历史的足迹!

样边长城位于怀来县庙港村,所以又叫庙港长城,不过距离算得上比较远了,公里之遥甚至更远,虽然距离周边镇边城,长峪城,大营盘等是翻山之隔,但这里却是怀来县境内保存最完整、建筑质量最优、建筑规格最高的一段长城,位于庙港东、横岭西,总长仅仅约3公里,城墙都是用规则的大石条砌成,石块整齐,规整精湛,历史价值极高,所以叫做样边长城!

据说早在明代修筑长城时就把这段长城作为样板,供负责修筑长城的人参观采样,看来如此宏伟庞大的项目当真是马虎不得,对于修筑者来说的确是一场大型考验,相传这是明开国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长城时想出的办法,为保证工程质量,先选择部分险要地段修建长城样板,以此来标定长城的质量和规格,最后选择了这里,成就了现如今这明长城修建时的试点和典型。

样边长城全是由浅黄、白色的石头垒砌而成,城墙所用的石头大小不一,但是砌得却十分工整。因当地盛产这种石头,故建造长城时,就地取材,直接从山上采挖石头,切割后垒墙。修建工艺非常考究。一般重要的敌台都是整体呈倒梯型,下面宽,上面窄,底座的基石用的石头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高约20厘米。越往上,石头的规格越小,但整个墙体整齐划一,十分平整,让人对当时的建筑工艺叹为观止!

想来既然作为样板,这3公里也不算短了吧,而且当时在建造上还有许多科学的配套设施,墙上用石板砌出檐来做排水之用,另外还有泄水孔,以排雨水。这段长城内侧每米设有一个门洞,城上有石阶,供士兵上下城墙用。城墙较宽,可容4匹马并行或8个人并排,外有女儿墙,内有垛口,每米设有敌楼或墙台,当真都是讲究的很,为后人也留下了这宝贵的科学价值和探索财富!

而现在的庙港村只是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子,一条水泥路从村子中间穿过,通向村东的样边长城。水泥路一过村子就变得很窄,只能容下一车通行,随着道路越来越窄,山势更是越来越陡,两三公里后盘山水泥路到了尽头,剩下的成了山石铺就的小路。后期由于村庄的隐秘,百姓的贫穷,也或多或少都往自己家里取过石头,对长城也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伤害。

大营盘村的明长城也可以说是样边长城的一部分,现在也是颇有名气,崇山峻岭之中,村子不大,也可以说是一个“石头村”,就这样一个小村子,却海拔高达米,休闲避暑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这里还有着一座砖砌影壁,篆字:大营盘明长城。看着这古老的文字,抬头远望这崇山峻岭,我相信任谁都会有这莫名的忧叹与感伤!还好这边距离官厅水库较近,翻山而过,别有洞天,山水胜景才是灵动的心底所求!

徒步穿越的同时,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段长城的沧桑与落魄,如果再这样任由下去,也许它慢慢的就消失了,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缺乏应有的修缮,是长城日渐毁灭的主要原因。长城的保护的确是一个大的课题。而且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来这里探寻原始的足迹,挖掘历史的秘密,包括很多徒步路线比如大营盘穿越横岭村的经典路线,也是这种野长城的一个重大负担。

长城是你我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国家也确实一直在尽心尽力的来保护他们,现在慕名前来避暑攀爬的游客在增加,前来旅游奔走于户外的驴友在增加,摄影爱好者以及美术创作的艺术者也在增加,长城的负担也在增加,但是长城的精神也是值得去挖掘和探索的,我们可以轻轻的来,轻轻地走,然后在这样的城下小村子里歇歇脚,发发呆也很好,融入深山,把酒言欢,不问世事,只得休闲,如此而已!

景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