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809/4674648.html 年9月1日,海拔米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二期通村公路——温波乡至长须贡玛乡道路即将贯通。 施工现场,一位头戴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正略显紧张而腼腆地用“川普”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移动网记者的现场直播采访。 能接受央视记者的现场直播采访,是何等的荣耀与不易。他,就是已在高原坚守了7年的中铁一局石渠项目部负责人唐明治。 唐明治,今年46岁,四川巴中人,年到公司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试验检测、测量、物资管理等工作,担任过主任、工区长、项目常务副经理、项目负责人等职务。参与了咸阳机场、神延铁路、阜新、京福高速公路、大准铁路、准东增二线铁路、南京地铁、雀儿山隧道、色达公路等工程,是一名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铁二代”。 年4月,公司中标甘孜州石渠县通乡油路工程。公司领导反复斟酌,决定让具有丰富公路施工经验,特别是具有高原施工经历的唐明治担任石渠项目负责人。至此,在唐明治的带领下,石渠项目的施工生产等各项工作进入了“快车道”,为公司在石渠县乃至甘孜州,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初上石渠千头万绪细谋划 四川石渠,历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途经这里抵达西藏拉萨,播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 县内平均海拔米,被称为“太阳部落”,是四川省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县之一,距成都公里,距西宁余公里,县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药材资源。 但是县境内交通极不方便,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石渠通乡油路工程,便是甘孜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国家“精准扶贫工程”、平均海拔米的高原、一年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交通不便材料运输困难,摆在唐明治面前的困难非同寻常。 万事开头难。再难,也要冲上去,干。 唐明治将工作分成两部分,平行推进:一是项目内部的事,一是外部的事情。 对内,人,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没有人,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公司施工任务繁重,各类人员非常紧张,一时派不出人员到石渠。唐明治利用其多年积累起来的“好人缘”,到处“挖人”,请人来帮忙,支持工作。 通过四处求情,软磨硬泡,开工前夕,10多名他需要的人员,陆续到达石渠。而这10多名同志,来自7、8个项目。有了人,协调好驻地临时用地,一个简洁而规整的项目部很快建起来,大家有了自己的“家”。 对外,事情要复杂的多,唐明治操的心更多了。与业主签订相关协议;领取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复核,提出问题,召开图纸审核会;勘察现场,测量放线,确定线路,完善各类细节;按规定选用施工队伍;协调电力公司尽快完成供电系统改造,保证施工用电需要;协调电信营运商解决通讯信号覆盖问题;确定地材采集区;现场选择适合的地点建设沥青、砼拌合站、水稳拌合站和地材加工厂……。 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唐明治的精心谋划下,一件一件落实到位,为项目全面开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原施工一丝一毫严要求 在国家公路标准中,通乡公路是四级公路,标准中没有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施工规范。但是,藏区高原乡村公路,不仅是中央“精准扶贫”的幸福路,也是与藏族同胞出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最后一公里”。 “没有标准,我们把四级公路当成三级公路修”。唐明治在开工前的技术培训会上,斩钉截铁地给大家讲到。 唐明治他们选择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相关规范作为教材,并在地材加工、沥青加工、水稳料加工、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等方面,执行三级公路施工规范,确保基础质量达到县道标准。 在施工中,项目建立了渣石场,并多加了道工序,将全部地材水洗后再进行粉碎加工,以确保材料质量;他们建立了沥青热拌站,对沥青进行热拌炒制加工,并对运输车辆采取了保温措施,确保沥青到达现场温度保持在度以上;他们一改低等级水稳料可在现场人工拌合的做法,坚持在冷拌站加工水稳料,以保证质量;在压实度和路面平整度方面,每摊铺一层,就用压路机碾压十多遍……。 质量与进度,哪一个都不能出现问题。 在抓进度上,唐明治针对三个工区,明确负责人,落实责任要求,并成立了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