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威县时政要闻"↑免费订阅最新《威县新闻》资讯,欢迎您的加入! 近日,河北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年度全省县城建设考核结果排名前30和后30县(市)。前30县(市)被确定为河北省年度县城建设示范标杆县(市)。后30县(市)被确定为河北省年度县城建设改进提升县(市)。 排名前30的县(市) 威县、乐亭县、涉县、黄骅市、枣强县、卢龙县、武安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南和县、香河县、迁安市、张北县、固安县、怀来县、定兴县、高邑县、高碑店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海兴县、平泉市、临漳县、阜城县、任丘市、滦平县、晋州市、大名县、南宫市、滦县、深州市、鸡泽县。 这30个县(市)被确定为河北省年度县城建设示范标杆县(市)。 排名后30的县(市) 邱县、青龙满族自治县、磁县、安平县、三河市、顺平县、无极县、遵化市、新河县、吴桥县、望都县、南皮县、赤城县、玉田县、隆尧县、武邑县、安新县、饶阳县、易县、兴隆县、景县、灵寿县、涞源县、阳原县、阜平县、深泽县、尚义县、赞皇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县。 这30个县(市)被确定为河北省年度县城建设改进提升县(市)。 县城建设工作考核评价的范围包括河北省个县(市),每年度进行一次。 河北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考核前30的县(市)要巩固成效,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后30的县(市)要奋起直追,补齐短板,实现突破。 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确保全省深入推进县城建设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 我县县城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我县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县城容貌、环境质量、承载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县城规划控制面积由18.7平方公里扩展到6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7.2万增长到16.8万;新型城镇化也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7%,是年的2.9倍。 规划为先,大手笔勾画城市蓝图 我县坚持全县域规划,先后投资余万元,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实施规划编制,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七个方面一体推进,成为国家和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要求,修编了到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新城区控详规、经济开发区控详规等系列高水准规划。作为“省级多规合一试点”,我县积极探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谋划了“1+3+N+(县城+3个卫星镇+N个重点镇+个中心村)”城乡总体布局,把3个卫星镇纳入县城范围,规划控制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到年预计建成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在此基础上,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启动实施个行政村合村并点项目,并坚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打造了乡镇到县城30分钟、农村到县城1小时交通圈。 产业为重,全面构筑城市发展支撑 我县坚持以产兴城、以业聚人,“两区(新城区、开发区)”融合互动,在县城北部建设1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在县城东部建设31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重点摆布工业项目,辅之于必要的生活设施;新城区重点配套服务业项目,建设高品位、完善的民生设施和生活小区;旧城区搞好功能和环境提升,“三区”合理规划和布局,依城建园、建园促城,实现了产城深融合、园兴城崛起。新城建设,实施单体工程多项,自年以来,新建道路42条公里,是年以前六十年修建道路总和的近4倍,建成广场、公园、影剧院、仲夷小学、苏威仲夷中学、县医院病房楼、医院、四星级酒店、信和商厦、图书馆、档案馆、体育健身中心等重点工程,并统筹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功能品位大大提升。开发区建设,累计投资34.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十一通一平”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通用航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同时,商贸物流业同步跟进,建成三好物流、隆德物流,正在实施全德翰电子信息物流等一批物流园区及红星美凯龙家居、冀南国际商贸港、汽车配件、南环汽车4S店、电子产品交易等八大市场,提高商贸中心城市地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北京顺义区共建占地2万亩的威县?顺义产业园,目前投资12.1亿元的北京嘉寓门窗幕墙、投资33亿元的北汽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已签订协议,曲美家具、燕京啤酒等一批北京优质外迁项目达成了投资意向。 特色为魂,着力推进县城“六城联创” 以撤县设市为目标,深入开展“六城联创”,实施县城建设攻坚三年行动,以特色为魂,持续提高综合承载力。 园林之城。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重点实施了绿地、碧水、蓝天、洁净“四大工程”:近年来,县城新增植树多亩、绿地万平方米。强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对城区洺水河、金水河、琉璃河等综合治理;引水、用水、蓄水、节水一起抓,实现黄河、长江、卫河、漳河、滏阳河“五水入威”,并推进调水、防洪、生态为一体的全县域水系建设,建成全长15公里的金水河、3.5公里的洺水河两条生态景观带;在全省率先建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厂,成为第一个吃上长江水的县,20多年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实施县城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拔掉烟囱根,保持良好空气质量。 智慧之城。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为目标,与北京数立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PPP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平方米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公里自有光纤网、智慧审批、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安全(天网扩建)等一期工程。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安全(天网扩建)三网融合,实行扁平化统一调度,实现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年,我县力争进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行列,并利用三年时间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产业园区、智慧物流、智慧水务、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项目。 平安城市。以创建国家平安城市为目标,全方位加强平安建设,年以来扎实推进“天网”工程,增设治安监控点位处。以平安示范点建设为龙头,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在县城内建立了平安小区、医院、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单位(机关)、平安村(城中村)示范点个,通过培树典型,以点带面确保了平安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大力推进“五位一体”试点工作,形成了由派出所牵头,警务室、巡逻队、重点人管控、调解委员会、宣传站“五位一体”加强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保障了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展“百千万”普法宣传,进一步强化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的能力,保证政治大局稳定、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平安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年被评为河北省平安县城。 卫生之城。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河北省十佳容貌整洁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卫生整治活动。购买大型道路清扫车辆8台,配备洒水车10台,加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规范管理,全年累计出动大型机械余台次,垃圾清运车余辆次,保洁人员3.7万余人次,消除卫生死角6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9万立方米,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2%,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行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综合治理行动,促进城容城貌改善提升。 文明之城。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城乡人文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开放文化、书画文化、曲艺文化”四大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建成集冀南党史展览馆、任仲夷纪念馆、刘杰纪念馆、义和团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一体的威县历史博物馆;建成甲级影剧院、图书档案馆、冀南书画城等基础设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多种形式的文明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开展了“寻找最美威县人”活动,涌现出6名中国好人、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2名河北省道德模范、20余名邢台好人和40余名威县好人。今年以来,又创新载体,在全县打造了27个尊老敬老示范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森林城市。近年来,我县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做优发展环境,森林覆盖率连年增加。今年,按照《威县创建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以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河渠绿网建设、乡村综合绿化、社会造林、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等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再增措施,力争通过3年努力,每年植树6.7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净增4.5%以上,到年底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END觉得不错请点赞!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