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上方蓝字   

  怀来县瑞云观乡镇边城村,是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怀来县与北京昌平区交界处的一个山区村落。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这里诞生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从此,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这座红色之城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张家口晚报记者李晓利通讯员高慧君      1   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旧址、聆听红色故事……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位于怀来县东南部山区的瑞云观乡镇边城村比往年更热闹了些。   村子南端,有一处古香古色的农家小院。在石头垒砌的院墙里,两间正房,一间西房,青砖灰瓦,木质门窗,与周围崭新的农房相比,略显沧桑陈旧。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院子,近段时间却迎来了许多重温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的人们。   “这是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也是镇边城村第一任支部书记李环九的家”。镇边城村党支部书记刘冬亮说。   年,八路军一部和党的地方干部开始在平西、平北开辟抗日根据地,同年三四月间,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的夏侯斌为首的工作队进驻镇边城村,住在李环九家。他们在宣传抗日的同时,发展李环九、李少伯、张怀仁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在镇边城村成立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李环九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镇边城村的抗日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村内相继成立了村公所、游击队、民兵连、妇救会等抗日组织,他们或组织公粮,或站岗放哨,或破坏敌人据点,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紧密地配合了县区武装力量的工作。   八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成了镇边城村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这处农家小院成了村里重要的红色景点。小院不大,干净整洁。正房门上悬挂的牌匾写着“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屋内陈列的旧木柜、长凳、坛子,土炕上的小木桌、煤油灯等用品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面貌。   年,镇边城村党支部被怀来县政府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镇边城,位于怀来与北京昌平区交界之处,长城内侧。从明万历年间建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与长峪城、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为扼守京西的重要军事重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四周青山环抱,满目苍翠。高大巍峨的城门楼石刻匾额上,“镇边城”三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穿过青砖垒砌的拱形城门,登上城门楼,尽收眼底的镇边城绿意盎然,掩映在一片茂盛的核桃林和杏扁林中。   该城布局奇特,除东城墙比较平直,修建在平地处外,其余三面城墙均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状。城内,街道布局规整讲究,“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山石铺就。就连分布在街巷胡同里的房屋、院墙也是石头垒砌。漫步其中,一路古韵悠悠,仿若穿越历史,回到了明清时代。难怪人们又说它是名副其实的“石头城”。   年,镇边城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河北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年,被授予“美丽河北最美古村镇”称号;年,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3   镇边城地处山区,全村户,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多为中老年人。核桃和杏扁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年产量50多吨,杏扁种植面积亩,年产量30吨。   该村核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年,村里注册了“镇边城·万历核桃”商标。在传统核桃种植基础上,年,镇边城又将村南侧15亩集体果园改建为“文玩核桃”园,种植文玩核桃株。   近年来,镇边城村党支部调动全村党员、群众开展古城修复。经过修缮的城门、城墙、古戏台、大佛寺、城楼恢复了原来面貌。镇边城也靠着古朴的原生态吸引了八方来客。这里已成为北京自驾游爱好者的主要阵地,每年来登山、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且还有外国游客在村里长期租房居住。   刘冬亮说,目前村里的农家院只有七八家,接待不了太多游客,村里正想着用农户闲置房屋建设民宿,从而拓宽村民收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