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67.html下面这张图,是河南烩面的广告。虽然我不知道河南烩面的真正来历,但也知道它不可能和唐太宗会有什么交集。唐太宗在位时,回族的先民都还没有来华夏呢,又怎么可能有在他登基前,回民母子为他做烩面一说?回族先民是什么时候进入华夏的?反正不可能早过伊斯兰教传入华夏的时间——唐永徽二年(公元年)。据《旧唐书本纪》和《册府元龟》记载,唐永徽二年,公元年8月25日,莫罕穆的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派使者到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觐见了唐高宗,答谢大唐未出兵援助波斯,并谈到大食的建国经历,国内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我国史学家把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入华夏的标志。回族先民最早,虽然可以追溯到唐永徽二年后,从海路、陆路来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长安、开封等内地城市,经商定居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但这只是回族先民中的极小部分,几乎可以忽略。大批的回族先民,是在公元13世纪时,随成吉思汗打仗,来到中国的中亚人。他们被安置在今宁夏、甘肃的灵州、肃州等地,后来又吸收了汉、蒙、吐蕃等其它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这样说来,在烩面广告中,回民母子给落了难的唐太宗做面,无疑是关公战秦琼!不过现在的确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宣传回族相关内容时,喜欢套用大唐以及唐太宗的有关桥段。我自己就曾纠正过百度百科上“汤瓶壶”的解释,里面常识性的错误包括:1、年到年安史之乱,唐王派徐茂公去西域大食国请救兵;2、徐茂公请来五千救兵,唐太宗执意挽留其中三千名将士留居长安;3、唐太宗梦到回回保大唐;4、宣称回族先民中的回鹘人,平息叛乱有功等……安史之乱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在唐玄宗在位的公元年到年啊!徐茂公却是公元年到年的人,唐太宗则是年到年的人,他俩比安史之乱,足足早了百来年,怎么可能跑去唐玄宗在位的时候,指手画脚商量着去大食国请救兵?再说“回回”一词,最开始出现在北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边兵凯歌》里——“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这里的回回,指的是回鹘人。回鹘就是回纥,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公元年的时候,回纥取“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改名回鹘。回鹘是铁勒族系的分支,维吾尔人的先祖之一,与外来移民的回族先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回回”一词,在南宋后,才从特指回鹘人,转而泛指中亚穆斯林。到了元朝,“回回”一词有所扩容,不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的专利,只要信仰伊斯兰教,不管肤色、民族,都被称为“回回”。甚至一切遵从宗教教法的教徒,比方说摩尼教(明教)、景教(起源于叙利亚的基督教一支,唐时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等教的教徒;以及西域的其他人、犹太人、吉普赛人等等,都被称为“回回”。那时的“回回”包罗万象,像个大杂烩。到了明朝,“回回”一词,才真正转义为伊斯兰和伊斯兰教信仰者。那么公元年就驾崩了的唐太宗,怎么可能梦见回回保大唐?除非他是后人穿越回去的,或者生活在异世界平行空间。总之一句话,就算是传说,也不能明显违背历史事实的瞎掰啊。我又去百度了,关于河南烩面的来历,百度上有好几种说法,其中包括唐太宗落难说,但百度写得比较滑头,没说是回民母子做面给唐太宗吃,只说是农家做面给唐太宗吃——“传说李世民登基前,隆冬落难逃亡途中染病,幸得一农家收留。农家淳朴,宰家养麋鹿炖汤,又迫于追兵草草将活好的面拉扯下锅。李世民吃下,寒疾痊愈。即位后,李世民派人寻访,命御厨学艺,唐宫御膳就多了道‘麒麟面’。后因麋鹿稀有就用山羊替代,逐渐演变成烩面。”来来来,大家都戳一戳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